浅谈奇幻文学翻译

作者:紫晶
发表日期:2002-07-16


还有的时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有各种特殊的考虑,不是仅仅字面上那么简单。《魔戒》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众所周知,Tolkien创造了精灵语等多种语言,在《魔戒》一书中,有很多名词从字面上来看并无意义,但若从精灵语等语言的角度来看,则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这时译与不译就成了译者所要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简单地说是否该译并不是一个负责的态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原作者的考虑,最大限度地向读者传达出作者期望传达的信息。比如Amon Lhaw这个词,从字面上来看并无意义,但在精灵语中则是“聆听山丘”的意思。那么是否说我们就该直接译出这个意思呢?不是的。这是因为在Tolkien的理解中,中土世界的哈比人(Hobbit)在听到这个词时,应该是不懂这个词的精灵语含义的。所以我们在翻译时,即使知道这个词的隐含含义,也不该直白地表达在读者面前(参见本站魔戒部分FAQ一文)。在魔戒中,还有一些地方,Tolkien意图表达的是那种不明白意思,却又听起来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时如何翻译,该在多大程度上加以翻译,就更成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就魔戒这个个例来说,Tolkien自己就有过给译者的指导,说明了哪些词语该译,哪些不该译,哪些该译得似曾相识。但其他一些奇幻作品则不见得有这样的指导,这时就要靠译者自己来掌握译与不译的尺度,需要多加留意。

上面提到了译者对译文的影响问题。虽然理想状态下译者对于读者来说应该是透明的,但现在大都承认译者对译作的客观影响是无法避免的。因为翻译的最终目标是让读者理解原文,所以根据读者所在的语言特点对原文的一些语言特点的改动就是可以被接受的了。以英语为例,它和中文是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所以也具有不同的体系特征。比如主语的缺省与补充,复合长句的拆分,被动与主动的句式变化等等。这些都是翻译中常用的技巧,稍加注意即可。

奇幻文学翻译中最让译者抓头的问题就是各种特殊名词的翻译,大家在讨论中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方面。我们知道,翻译一般就是直译、意译和音译三种基本方法,这三种方法并无好坏高下之分,所谓的好翻译,就在于对不同的对象选择最适合的方法。由于对于特殊名词的译法并无确定结论,所以下面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那些常见名词,比如elf精灵、wizard法师等等。这些名词的译法已基本为大家所接受,所以除非是这个词在某一本书中确实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否则还是以延续已有译法为宜,以方便读者阅读。

然后是人名和地名,主要还是音译。因为奇幻小说中绝大多数人名地名本来就是杜撰出来的,甚至不排除是用名字生成软件生成的。象Tanis坦尼斯这种词语,本身毫无意义,当然就以音译为佳。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汉语中同音字不少,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不要选择有强烈暗示性的字词组合。仍以Tanis为例,这个读音也可以用“丹丽丝”,但这样一来就不免给读者造成人物是女子的印象。还有些名字一部分有意义,另一部分没有意义,比如Mouths of Auduin安都因河口,对于有意义的那部分,还是以尽量传递出原义为宜。

上面说到的这些名词其实也都还好译,最难的恐怕还是怪物、组织这些名词的译法。这个对于译者来说就只能见机行事了。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采取意译要好些。这其实也是奇幻翻译从elf、dwarf开始一脉相承的做法。一方面是给读者一个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避免音译字串满天飞给读者造成的厌倦感。以Ankhegs掘地虫为例,老外是比较容易把Ankhegs这个字串与一种外壳坚硬、体形巨大、生活在地下的爬虫生物联系起来的。但对于我们中文读者,我们是很难把“安克海格斯”这个字串与一种生物联系起来的,就算我们知道了,也很难联想起这种生物的特征。所以,即使是“掘地虫”这个名字不能完全表现出这种生物的特性,但也总比“安克海格斯”这个音译的名字要强些。至于到底是“掘地虫”好些,还是“掘地硬壳虫”好些,这就都是技术上的问题,而非方向性上的问题了。

上面提到的“掘地虫”和“掘地硬壳虫”的选择问题,其实也涉及到了翻译风格的问题。在这样译可以,那样译也不错的时候,到底怎么选择,就要看译者自己的风格偏向了。比如《魔戒》卷首诗,朱学恒先生译得颇有格律诗味道,而大陆译林版则译得偏于现代白话诗。这其实也是一个对翻译受众的估计问题。译林版《魔戒》更象是定位于畅销小说与儿童文学之间,所以读起来不太对我们奇幻爱好者的口味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我想谈谈对“fantasy”这个词本身译法的看法。现在好像越来越多地把“fantasy”叫做“魔幻”了,这个译法我个人不太赞同。这倒不是完全因为“奇幻”出现在先,而是因为“魔幻小说”这个称呼在中国大陆的文学史上已经被用来特指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拉美文学流派,所以对“Fantasy”还是以叫“奇幻小说”比较好,以免产生混淆。

发表回复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