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创建论坛回复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331-345 (共 418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回复至: 众神与将军 #17346
    头像
    参与者

      兄弟有兴趣去找这部片子看吧,绝对经典

      回复至: 白丁居士短篇作品集 #17038
      头像
      参与者

        前半段与后半段风格不同啊。统一一下吧。

        回复至: 关于罗马第一军团的专家说法 #17355
        头像
        参与者

          …………没研究过……

          回复至: 关于十字架 #17367
          头像
          参与者

            欧洲人比较喜欢自虐(又说胡话了……)

            头像
            参与者

              如果特指古代战争,那是这样。

              如果一支兵种的确把维持队型这点做的很好――比如瑞士的长戟方阵,历史上最优秀的长戟密集方阵,无论冲锋还是防守队型都维持的惊人的严密整齐性的NO.1,但在对手的弓弩之前还是知趣的撤退了,甚至避免去和弓弩手正面冲突,也就是说瑞士人也清楚他们单一的兵种是不可能击败一支合成军队的,但瑞士人象做生意一样专门训练长戟兵而后出租给欧洲各国,这样他们也不必去训练别的兵种来掩护自己的方阵了。

              我们都在单一的讨论这些,其实这是关系到兵种间的互补问题,长矛兵有他的优势,短剑的步兵也有他的优点,关键是怎么组合这些不同特性的兵种――合成军队,每支兵种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用己之长克敌之短,这是对阵中最基本的认识――不过与中国不同,欧洲中世纪对骑士的固执使得他们犯了罗马人一样的错误,所以才有法兰西骑兵多次被英国的步兵与长弓手的组合击败的战例。

              阵法与阵型更确切的说是如何发挥这些不同特性兵种的优势的组合以及方法――比如骑兵放在侧翼以便实行迂回突击,长矛兵放在最前防止敌人骑兵的冲击,而用短剑的重步兵或者在长矛兵之后或者在阵列的两边,以给长矛兵提供支援和对付敌人的步兵,弓箭手在后或者在前负责远距离杀伤,轻型步兵和轻骑兵游走在阵列的周围以提供侦察或者骚扰牵制敌人……

              那么也就是说单单指一种兵种能有效的维持什么队型就无敌天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阵型与阵法不能说成是单单的为了在单位面积中集中优势兵力――而是为了将自己的劣势隐藏起来而充分发挥优势。阵法与阵型,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产生。

              回复至: 讨论:关于骑士的价值。 #6314
              头像
              参与者

                @红玉狐狸 wrote: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是讨论西方的东西,就不要拿东方的无厘头来捣蛋。

                如果仅仅是水帖不是学术研讨,当我没说。

                好吧,来说说这个圣。中国的这个“圣”指的是什么。ST?NO、NO、NO,千万别把外国的“圣”和中国的“圣”的意思搞在一起了。

                那么ST,SAINT,圣,用于人名前或地名前,名词的意思是圣人,圣徒,在天主教中ST.是专门给那些行为起到表率作用受到教徒礼敬的人,当然最重要的这家伙一定得灵魂上了天。

                不是头一层意思是“作古”,而是一定要“作古”,西方的活人是不可能被授予ST.的,也就不会有什么给活人ST.的笑话。

                要是你放到伊斯兰教,那又是另个意思,nabi,阿拉伯语,一个携带信的人,按照伊斯兰教的观点,这就是把主的信息带给人类的人,主的信使,正规的称谓是做“圣人”一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先知”,但先知这个词在伊斯兰教中并不被认可,替主传话的人是不能预知未来,而是替主传达信息。
                这个“圣人XXX”是活着的人当的,可不是死人哦。

                在中国呢,圣,崇高的,或者学识和技能有极高成就的。你别管什么赌圣马圣歌圣,按照中国人“圣”的第二个标准,只要你是出类拔萃的,都可以被称为圣,只不过西方“圣”指的是宗教方面冠于前面,而中国人习惯的先将其从事的职业放在前面,用圣做形容。

                但这是中国,你去问问有多少写奇幻的知道ST.?知道ST.的用法和所指?在中国人眼中很自然的用“圣”的第二个解释来表达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最典型的就是“圣骑士”,paladin,暗黑叫游侠,帝国叫圣殿骑士,EQ最符合人们习惯――圣骑士,骑士中的出类拔萃者,又和神圣的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加上个“圣”这个光彩神奇的字怎么能表示对其滔滔的敬仰之心呢?要是按照西方的标准,那该怎么翻译???????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和ST无关的“圣XXX”实际是被中国化了的一种称称谓,而且这种现象有很多,“The Messenger”,送信者,信使,又被译做圣徒,电影圣女贞德又被称为“The Messenger:Joan Da of Arc”,“Joan Da of Arc”,奥尔良的贞德,和起来就是奥尔良的圣徒贞德,1920年后被封于ST.称号,“Joan Da of Arc, St.”,即圣女贞德。

                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要是按照西方那套ST啥啥的,“圣”什么的怎么用?早先的翻译家们按照中国人习惯把一些西方的出类拔萃者的称呼用“圣”字表达(当然他们没有ST.),就已经很清楚的让我们知道那些人物的伟大之处了,“圣骑士”这个词就已经说明我们该怎么用这个“圣”字,那么我们那么死板的去搞清楚“圣”西方到底怎么用的干吗??写奇幻小说,你是写给谁看的?什么东方的无厘头,什么捣蛋,不明白我的意思就别乱说。

                不过呢,这是水贴,所以我也当你没说。

                ――――――
                关于教会最新的册封ST.一事也就不多说了,心里反感,于是当时我没怎么仔细说这个意思。

                头像
                参与者

                  好吧,再更详细的解释

                  首先,长枪一定要有一定的长度和重量。

                  长度自然是越长越好,为什么呢?这样后排的长矛也能跨过几排把矛尖对向阵外,正好可以发挥“长兵器节阵拒敌的优势”,但长度加长势必要求长矛要足够的结实,否则一碰上坚硬的东西就断掉了。

                  总不可能全部用铁浇铸而成吧?那样结实是结实你还耍的起来么?而且这开销恐怕没人承受的起,只能将长矛的木柄部分加粗,但不管怎么做,结果就是长矛越来越重,不得不用双手持矛(一直举着长矛不动可是很累的……),马其顿人只得加专门持盾的士兵,而到了中世纪长矛兵则不得不将矛支在地上用脚踩住末端,这样,你想想长矛兵还能玩什么招数么?横扫?举着就够累的了,要是再横扫挑扎…………这是普通人么?

                  于是又有了第二,长矛必须用密集排列的方式――道理也就是这因为太重无法象使用短剑一样便利,所以只能采用密密麻麻的矛墙来抵御敌人。可以说长矛兵除了保持举矛的姿势他什么也做不了。

                  那么又引出第三,长矛密集阵势的机动性就被大大的限制住了,每个士兵只能按照号令一同的转身后退或者前进,绝对不能有个人的自由,同样,这样长矛兵的单兵能力其实是非常差的,因为举长矛的方阵训练几乎代替了近身搏击训练。

                  若是侧翼被攻击,那么长矛兵会怎么做呢?第一步,后排人先把长矛竖起,因为后排的长矛是从前排的空隙中伸出去,这样情况下人都被卡的死死的,没法动弹。第二,按照口令同时转向,要是有先有慢那就糟糕了……第三,重新把长矛放下,对准敌人的正面……算一算,这样最快是要花多少时间?

                  当然,这只是在停止不动队型整齐的情况下,若是在快速运动中呢?指挥官还要先命令大家停下脚步,赶快再排好队型(运动中队型不可能是整齐的)而后在按上面的一、二、三步………

                  而且上述情况是在只有一面对向敌人的时候,若是正面有敌人而侧翼又遭袭击,那么又要改变阵型,而变换阵型又要花掉多少时间?

                  罗马人就在马其顿人这种变阵的时间靠近,而后在那些矛墙还未形成威胁的时候彻底摧毁掉它。而长矛方阵一旦被敌人攻进来,那么几乎没有抵抗能力。

                  如果有骑兵或者别的什么兵种提供保护的话长矛方阵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这么做,要是没有骑兵或者有掩护的话……

                  那么再来看两支马其顿两支长矛方阵的重步兵接战是什么情景吧,双方的战术都一样,先是最前排的盾牌组成一道墙,后排的士兵把矛从盾牌缝隙里伸出去,一个劲的迎着对方的矛墙盾牌前进,士兵努力的使得长矛不会被挡住或者偏离方向……比谁的力气大,比谁的眼子准,要杀对方就要先摧毁对方的盾墙,从盾牌的缝隙中努力的刺进去,把前排的士兵刺死……而被刺中的士兵只能眼睁睁的看者长矛扎进自己身体里,他既无法躲闪也无法逃跑――他被后左右的三面的自己人挤的死死的,除了前进不能做任何动作。

                  前排接战的士兵几乎很快就失去了长矛――有的长矛是扎到对方身体里、有的是被对方抓住、有的是因为卡在什么地方,来不及拔出来,而不断上前的后排士兵将前排的幸存者推到一起,几乎快鼻子对鼻子了,于是双方前排士兵又开始拔出短剑相互砍杀――倒不如说是抱在一起扭打合适点,因为有短剑也施展不开,这个时候拿着盾牌也成了累赘,那么狭小的空间里,只能用原始的战斗方法搏杀着……有匕首的话倒正合适……前排的士兵死的也差不多了,后面的仍人践踏着同伴的尸体还在一个劲的向前拱――再重复上一排士兵的所做的……双方之间的到处是尸体、被丢弃的长矛、盾牌,双方渐渐搅在一起了,队型开始混乱……
                  这个时候,骑兵间的战斗同时发生在侧翼,胜利的骑兵驱散对方骑兵后,立即绕到敌人的方阵背后攻击,这个时候,对于混乱不堪势均力敌的双方来说,谁的骑兵胜利就几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骑兵从背后开始屠杀挤在一起不能转动长矛(长矛这时只能指向前方)的士兵,前后夹击顿时使得另一方的士兵意志崩溃,先是最早被骑兵攻击的后方士兵的逃跑,而后造成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罗马人却没有那么优秀的骑兵,但他们却快速的避快了长矛方阵的前排,要么向后撤退,要么就是向旁边闪让,反正他们的三列阵灵活机动,快速运动中队型也可以保持的很好,他们有足够的耐心。长矛密集方阵这个时候打不到罗马人,只能也加快速度去追击罗马人,但是那么庞大的队伍一同加速的后果……气喘吁吁的长矛兵们一会就累了,排列也不那么整齐了,该死的罗马人还故意往有树木有沟渠有小山的地方跑,这样树林前被迫停下了一堆人,沟渠里也留下了一堆人,山上一堆人,山下也一堆人――这还叫方阵么?指挥官门决定重组下队伍,可命令还没下达罗马人又漫山遍野的杀回来了,甚至他们的故意落在方阵两侧的预备兵也开始发动攻击,长矛兵兵们立即应战,可是却发现无法组成先前那种规模的密集枪阵了,身侧的伙伴被地形一块快分割开了。尽管前排的士兵们也努力的用长矛刺死了不少罗马人,但这对分散的罗马队列的影响很小,他们的后排士兵不断的上前弥补队列的空隙,而长矛兵兵前后参差不齐的队伍也无法同时做到始终在第一线保持密集矛墙――死去一个士兵就造成一个缺口。罗马人用大盾牌顶着这种威力大减的矛墙的攻击,在前后轮流几次冲锋下终于冲进他们队型之间的空隙中,用短剑砍他们,他们中间到处屠杀着,于是长矛兵们只得丢弃长矛――单人用这么长这么重的长矛面对短剑大盾都胜不了,何况是现在罗马人靠的如此之近而又是如此之挤的情况下,耍动长矛几乎没有空间,而罗马人的短剑却灵活异常,混乱的士兵也搞不清楚这时该怎么做,而指挥官也无法面对此形式下达更确切的命令……他们的骑兵对罗马人的攻击也遭到了麻烦,罗马担任侧翼掩护的部队几乎在几秒中之内就用分隔站位和内线移动的优势把正面朝着不断寻找罗马人侧边的骑兵,在几次冲击无果之后,骑兵撤退了……

                  晕,写小说呢……呵呵,这是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中罗马人使用的战术,甚至也没迂回,就是不断的后撤等马其顿人的密集方阵开始混乱(其实也算是被击败),而后调头回去直接从空隙中插进方阵中。

                  要是罗马人也用长矛――冲到人堆里之后是用两面开刃能刺能砍不容易折断的短剑左右砍杀好呢还是拿根矛只能刺啊刺的好呢?要是一不小心卡在敌人身体里或者折断了…………所以这个时候用短剑砍叫屠杀,用长矛刺叫找死。

                  当然其实我们只是就事论事,没有考虑别的因素,比如弓箭对这种队型的伤害,幸好罗马人弓箭不是强项,要是互相先射箭的话,密集方阵受到的伤害大还是分散站位的罗马人的伤害大?

                  另外,再提醒一次哦――罗马人用的是分散站位的三列阵法,不是什么鱼鳞阵――我这不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叫出来的,你用这个形容马其顿方阵才合适。如果是罗马著名的龟甲盾阵,那么我告诉你,这是罗马人在攻城的时候掩护工兵或者直接爬上城墙作战用的,用这种密集的盾牌阵防御城墙上的箭支,实际野战中这样的做法罗马人除了逼不得已不会采用――比如安息之败,罗马人没有足够的弓箭手对抗安息骑射手,只得缩在一起举起大盾防护。

                  所以到了中世纪,尽管由于骑兵的威胁越来越大,长枪密集阵又重新焕发青春,但多作为防御之用,又以采用浅纵深宽正面的线式排列法为多――因为长矛阵的不灵活,不可能象分散站位那样快速的换向面对侧翼骑兵,只得加大宽度防止敌人骑兵轻易的绕到侧翼。一般是三排以上。而且没有纵深的线式阵列对线式阵列容易发生混战,比方阵战中那种被突破就混乱的情况好多了,至少还可以拔出短剑或者依靠后一排的装备着短剑的重甲步兵来对决一番。

                  至于中世纪之后,密集长枪阵又有变化,以后再说。

                  算了,兴趣大发,我也提下中世纪骑兵的冲击方法――先用又重又长的长矛(比步兵用的还要重),一手握着夹在腋下――甚至还有附加的挂钩以托住重重的长枪;另手持盾保护自己。
                  就算刺在对方的盾上,但由于重型长枪借助马匹的冲力造成非常大能量,要么刺穿盾牌,要么就是将盾连人一起带倒,要是密集阵的话,不管刺的穿刺不穿盾牌,这么一来几乎能带倒一大批人,这个时候缺口出来了,骑兵就扔掉长枪,拔出重剑,以居高临下的优势砍杀着冲进阵中,由于这是阵列非常密集,无法快速避开(闪避的结果就是人挤人更混乱),马匹的践踏和阵列的混乱,给敌人带来非常大的伤害,一阵砍杀之后,队伍七零八落,只有赶快逃了。要是罗马人的分散站位,那么麻烦就相对少点,几个相邻的士兵可以立即对冲进来的骑兵进行围攻――当然是无马镫时代,骑兵很容易从马上掉下来,而且用的矛也轻,但有了马镫的骑兵稳稳的坐在马上,分散反而容易被他们一个个干掉。
                  技术好的而且装甲够厚的骑士可以拨开长矛――注意,这个时候长矛为了结实和长度变的非常重,只能支在地上,不容易灵活转向和刺出,骑士一旦进长矛长度之内,你想谁会胜利?(比如有的法国骑士,不怎么用长枪,直接用长剑,但还是输多胜少)
                  就算长枪主要是刺马匹,但长枪刺倒马匹之后长枪其实已经无用了,刺在马匹身体里拔不出来,但有时盔甲轻点的骑兵可以从地上立即爬起来,靠后排长矛来不及补位的时候冲进阵中,继续步行作战,毕竟这时短剑还是有优势的。

                  不过骑兵正面冲击成功的几率很小,一来训练有素和士气不错的长矛兵可以轻易把骑兵挡在其攻击范围之外,长矛够长够坚挺的话骑兵们没近身就被刺成糖葫芦了,而且骑兵的长枪没把长矛兵的大盾挑起来或者被对方的长枪压住就麻烦了,没刺倒对方自己倒可能掉下来。二来大多数的时候掉下马来的骑兵由于盔甲的重量爬起来很慢,会立即被对方后排的长枪刺死,要么就是被占人数优势的对方步兵干掉,最多的情况是被冲上来的的骑兵踩死。何况有的骑士上马都要用吊车吊上去,一旦倒下爬都爬不起来。

                  后来的瑞士长戟兵也使用密集方阵,但瑞士有点特殊的情况下造成瑞士人的协同能力和士气是惊人的,中世纪其实造成长枪兵只用于防守还有一个因素――他们的步兵素质太差训练也少,但瑞士人不一样,他们的长戟技术把这种古老的阵型玩出了新境界,就象谁都知道M4比USP厉害多了,但CS中用手枪的达人――法国队的那个什么什么的照样一个照面就能用UPS爆拿着M4的你的头一样。不过瑞士人遇上了弓箭攻击的话多数时候还是以溜为主。

                  日本我也说过,少铁,少人,这样长矛的矛头很薄(也就一长木头上镶一小铁片),遇上硬东西容易折断,而且矛杆的硬度也不够,被武士刀一砍就断;人少造成长矛队人数不是很多,形成不了欧洲那种密集的规模,这样对骑兵的防御效果也差很多。

                  另外!!!!!!!!!!号外!!!!!!!!!!!!!!!!长矛的造价比剑便宜多了,所以大量的装备到步兵队伍中――因为中世纪欧洲当步兵的是穷人,欧洲的硬木才也多;而日本是被叫做足轻的农民,没钱买好的武器。可怜的日本足轻其实还要惨,用正规长枪的算是比较不错的装备了,足轻的矛又短又小,为了加长度干脆用削尖的竹竿,但也有了优点,好使,能刺能扫的。不过那是因为日本的盔甲也惨点,不是藤编的就是皮质的,铁制的很少,要是这种武器去对付欧洲那些铁罐头――欧洲骑士可以大摇大摆的直接冲锋了。
                  要是用武士刀……算了,别听日本人自己吹的,那玩意好看是好看,中国大砍刀一轮过去就玩完,鬼都知道欧洲骑士用的是不开锋的重剑,要是换成武士刀,那么细的刀身没几下就断,要是依靠着锋利砍进去了,糟糕,拔不出来了……好不容易拔出来,一看,刀口都卷了……还打什么啊……

                  越来越长了……汗,中国古代军队只用长枪么?只用枪的话,那么光宋代干吗就发展出几百种短柄武器,而长枪则少的多。也就是说长枪并没有绝对的优势,短有短的好处长有长的优点,近身战当然是短兵器好使,比如步兵之间的战斗――长枪对长枪之后的混战不得不用短柄武器一分上下,所以短兵器一直是各国军队的主要装备,而且便于携带。说到这里不知道看过俄罗斯20年代的那部名片没?(……忘了叫什么来着,抗击德意志入侵的那部)排成线式阵列的长矛兵与长矛兵撞上,双方拼命用盾牌顶着长枪,有的干脆就用身体压住长矛,俄罗斯一方前仆后继的,结果两帮人终于挤到了一起,明显长矛兵的武器太长结果造成大家都把矛尖对着天上,而后是什么?刷,一群人手上神奇的多出一把短剑。

                  我们这里说的军阵中的长枪是不能用来扫的,那是形容长刀或者铁棍的,长达2.5米―3米的长枪怎么抡?长枪用的是挑和扎,武术中,长枪要扫的话就中门大开了,看我一个侧身跨步,抢进一步,再来一招“虎口夺食”,夹住长枪,然后伸手一指“呔,服是不服……”

                  哈哈,别扔烂番薯哦,要扔也得用点新鲜的……逃也

                  回复至: 罗马军团 #17137
                  头像
                  参与者

                    《魔戒》的那个错误也就不多提了,那是为了表现宏大的场面,不过就算这样导演还是很聪明的――甘道夫一举手,背后阳光万道,刺的魔兽兵们睁不开眼睛,所以骑兵就……

                    头像
                    参与者

                      P:
                      罗马三列阵是在骑兵无马镫时代最好的阵列,因为那时骑兵的冲击力有限,在重装步兵面前毫无作为,当后来骑兵有了马镫,其装甲越来越厚,使用的长矛越来越长越来越重,那么这种阵列显得过于分散,容易被骑兵冲散,所以密集的长矛方阵又重新焕发青春,不过也全不是方块方阵,大多是采用线式的排列,即纵深浅正面宽的阵势。长矛则是对付骑兵的最佳武器。

                      所以我所说的是罗马时代,而非泛指整个古代战争。我看大家总是在争这个长那个短,但其实应该看看当时处于什么背景之下,你总不能用长枪和火枪去比吧?是不是呢?

                      ――――――――――――――

                      那么换个思路,要是大泽主水也不动呢?藤吉郎该怎么办?我不知道这个场地有多大,要是有足够象罗马人一样实施侧翼包围运动的空间话……提着短枪的人与提着长枪的人,谁跑的更快?
                      只能说大泽主水的愚蠢,他看不到藤吉郎最大的弱点,木下队必须要保持一定的队型,单兵作战几乎没有任何优势――武术家都知道短枪比长枪好用的多。而进攻中必须要保持队型其实限制了长枪方阵的机动性,如果大泽队有罗马人那么高超的战术和协调能力――不断迂回寻找密集方阵最薄弱的侧翼(注意,罗马三列阵在这种快速迂回中始终保持着较好的队型,因为他们彼此间有足够的距离进行调整,而密集方阵几乎没这个可能)――大泽队队员不断的攻击木下队的最侧翼,那么胜利唾手可得。

                      还有一个密集方阵不可能只有50人的,而是达到5000人以上的规模,那么多人,一旦发生混乱(比如前后步伐不一致,左右速度不一致),结果是相互挤在一起,而与敌对战的只有外围的人,而罗马人的三列阵能让每个士兵形成循环不断的战力――以绝对多的兵力杀光外围的人,慢慢的象剥皮一样的将方阵一层层的剥掉――此时方阵中心的人除了干着急,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还有――日本人的长矛战术和战法――汗汗,其实没什么值得研究的(我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打倒小日本――无数臭鸡蛋飞来),呵呵,这与日本人口稀少也有关系,其长矛只能用队来形容――长矛队长矛队,更何况日本少铁,长矛极容易折断,而且重量轻,倒是日本刀不错够锋利,你要是换成柳生十兵位训练五十个用日本刀的武士对长枪……唏哩哗啦,几下全砍断了……

                      回复至: 《第二把匕首》主题系列 #17238
                      头像
                      参与者

                        这样会伤到小朋友的,就算没伤到自己,伤到花花草草的啊也不好啊……六一快乐

                        回复至: 水晶宝匣(长篇连载) #14057
                        头像
                        参与者

                          @明帝朱丹 wrote:

                          我有那么复杂吗?人本来就是矛盾的动物,特别是像我这样感情丰富的人,也许树上落下一片枯叶,都会让我产生同病相怜的悲伤,也许极端的情绪的确需要发挥,在这里要感谢青,你很了解我,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真是如此一定要和你好好拥抱一下,顺便问一下,你真是女孩子吗?

                          我象女的么……晕,都是名字惹的祸

                          头像
                          参与者

                            我不得不(第N次)重新申明,马其顿方阵不是全部都是长矛兵,只是大多都装备着长矛罢了。应该这么表达比较合适――马其顿方阵中的长矛兵……汗汗,失败失败。

                            斯佩拉?也许,我不知道,也许是叫“兴塔哥玛”(我没见过原来的拼法,主要英文实在太差,看不懂英文著作……),最基层的单位应该是“洛考斯”――16人,16个“洛考斯”组成一个“兴塔哥玛”――256人,16个“兴塔哥玛”组成一个小方阵,也就是16*256人,4个小方阵组成一个大方阵,一共有两个大方阵。
                            其实,马其顿方阵应该是由重、中、轻三种步兵组成,重装兵也就是你说的斯佩拉用的是短剑和长矛,中装步兵就是我们知道的那种长矛兵,其长矛达到14英尺,到后来有的长矛达到21英尺,并不佩带短剑。

                            重装步兵方阵前6排平端长矛,后10排斜持长矛,盾如铁墙矛如刺猬,很是厉害。不过就算这样有短剑,在这么密集的队型中,也施展不开来,更何况,罗马人的大盾能抵挡他们短剑的猛烈砍击,而相对的,短剑技能优秀多的罗马人则能很轻易的击败他们。

                            但这不是说马其顿方阵不如罗马三列阵,事实上,亚历山大的伟大之处就在与他的军队里没有一个兵种是完全有用的,也没有一个兵种是没有用的,他能最有效率的结合四种兵种,掩去劣势,发挥优势,并将步兵与骑兵最充分的结合起来,要是罗马人碰上的是亚历山大本人而非他的后代,那么,罗马人单一的兵种几乎肯定会遭到失败。

                            回复至: 罗马军团 #17132
                            头像
                            参与者

                              …………

                              回复至: 列一下经典的奇幻作品吧 #17192
                              头像
                              参与者

                                所以……

                                回复至: 《暗黑魔影》 #16764
                                头像
                                参与者

                                  估计又一大坑……嘿嘿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331-345 (共 418 个帖子)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