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创建论坛回复
-
作者帖子
-
花了两天时间才看完,
写的好啊,
别的没什么可说的了。
@贫穷的学徒 wrote:
这就是文言强的地方――用词精悍,可以充分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读《史记》的时候,感觉尤甚。看了羔羊的改编,我真的理解了兄台的话,
充分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啊。
仙女=清纯的16-25岁之间的美女。
:rolleyes: :rolleyes: :rolleyes: :rolleyes: :rolleyes:
氛围不是靠形容词堆砌起来的。
@白丁居士 wrote:
是么?
很清新??
我真的觉得比较弱智我最喜欢《我的兜里有块糖》
因为这篇写的尤为弱智😀
诗歌可以去找一个叫凤凰讨教指点。
文字达人,韵律,节奏,排列,看他的评论和文章我觉得我以前的语文课是白上了。偶像!:( 🙁 🙁
现在才明白,楼主说的其实是诺亚费尽力气也没办法放进方舟里最后只能扔下海里淹死的庞然大物,而我一直在说近代出现的独角马。
第一:印象中独角售的角会在一定的时间脱落,在自己的角脱落前,独角售必定会去海边。然后就独自孤独的老去死亡,而脱落下来的角会变成小虫,然后在海里蜕变成为新的独角售。所以,用独角售的角做手杖…………反正我是没听说过啦。
第二:独角兽的版本其实有很多,我记得圣经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动物们聚集到一个池塘边。因为池塘的水被下了毒,所以他们都面临被渴死的危机,直到独角兽出现后,它把角浸入池水中,水就又变的纯净甜美了。独角兽在基督教会中常用以比作基督。
而且根据圣经的说法,独角兽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当有一个美丽纯洁的少女出现,独角兽就会变的很安静,然后依着那个少女睡去,然后残忍的猎人就会砍下独角兽的角。
爱利斯梦游仙境中也有独角兽出现,不过据说一副奸猾的样子,我是没看过,看过的人说说感想。
而奇幻小说的巨擘彼德培格(Peter S. Beagle )的《最后的独角兽》(the Last Unicorn)中出现的我一直不愿意称其为独角兽,我宁可叫他独角马。实在不能想象这么美的动物竟然和狮子极不高雅的打架,角上串糖葫芦一样的串上十多个骑士的尸体。
第三:其实对独角兽的定义我觉得一直没有什么标准的解释,哪怕在欧洲在白人的概念里,独角兽的概念都是很模糊的,在龙枪中出现的森林之王就是以独角售的形象出现的,不过似乎后来作者可能觉得这个动物放在故事里实在不好处理,毕竟太强了,所以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一直到夏焰都没再出现过。而在黑暗精灵里的独角售则是作为森林的守护者出现的,虽然看描写很强,但是我却感觉没强到可以和龙作对的地步。而在魔法门中出现的独角售,到底多强呢?玩过游戏的都应该不会用一只独角售和龙单挑吧。
最后:既然是想加入天人的设定里,那我看大可不必照搬任何一种已有的设定,不如加上我们自己的定义元素。
另:半神…………天哪,看来我想在故事里骑着独角兽冲锋陷阵的愿望是没指望了。
以上单纯作为本人观点表述,如有冲突,欢迎探讨,拒绝辩论。
@Wood wrote:
标题的ZT你没看见吗??
抱歉,确实没看到,我收回我说过的话.
不好意思,对不住了.
我说看着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是猫扑上的。
拜托楼主下次也补个转贴。
我可没有看出酣畅淋漓的感觉,
此文仓促而就,整体感和强,不过有些地方不够通顺。
中西方文学的差异渐渐在缩小,所谓混沌的概念大多也是从中国文学吸收过来的,(个人观点,难免以偏概全。)绝对的善恶其实是早期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习惯,这也一度深深的植入西方人的观念里,骑士就是骑士,一定是正义的,也许因为其顽固的思维和一些观点上的错误,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其正义的本质不会变,(参考如龙枪中的德瑞克,虽然带给主角无数的捆绕甚至间接造成了史东的死亡,但是,你必须承认其作为一个正义阵营的骑士是合格的)。
而国人武侠中却常常出现那种该坏不坏,该好不好的人物,杀人如麻却深情款款,一个被所有江湖人咬牙痛恨的魔头却其实是一个多情而且重情义的汉子,很多西方人阅读中国武侠最大的问题是看不懂,不是文字,而是情节。
早期的龙于地下城守则似乎没有那么多阵营,也正是对东方文明的溶入产生了诸如绝对善良,混沌善良等诸多的设定(汗,本想说详细点,可是长时间不接触,忘记的差不多了)也许是西方人觉得这样的设定更丰富容易出彩吧。
说到最后,其实我自己也被自己搞迷糊了,中西方文明究竟是在抵触还是在交融,小雷之类的人物我觉得是西方文明结合东方价值观的产物,而玄幻文学又可说是东方武侠于西方奇幻结合产生的,但是两种文学风格又常常表现的格格不入。
小子无状,斗胆直言,望各位指点,期待女王殿更精妙的剖析。
强大的好象有点过分了吧,简直就是半神啊,我看丢到别的位面去好了,只作为强人的召唤兽出现。(寒,能召唤这种东西的,本身要强大到什么级别啊。)。
the last unicorn还算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柔弱,美丽,高贵,让人想尽全力保护。
另:我总感觉unicorn都可以变成绝美的MM。(我太色了。)
@梦魇 wrote:
😀 老就老吧,还加个家伙……:D 😀
好了,不服老不行了……本来想报自己年纪的,现在看来,还是算了。
@JC上的h__l wrote:
甲午海战时期其实恰恰是撞击战术的复兴期,当时的军舰普遍装有冲角,这是因为当时的装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火炮,因此能在水线下造成致命伤的撞击战术有被提了上来。所以邓世昌当年撞吉野的时候恐怕并不是想同归于尽,而是想进行一次正常的撞击战。
需要说明一点,水手并不参加接舷战,接舷战是由专门的步兵负责。快要接舷时,步兵们必需集中到甲板上(其实很多船上步兵自始自终都在甲板上),否则容易错过战机,当然,这时他们也必需经受敌舰弩炮的考验。
我所知的是,当时,日方的船只无论从体积和炮火强度上都不如中方的舰队,舍长取短可说是战略上的失败,如果能从开始就采用逆向侧舷平行的阵形演化模式,利用己方强大的炮火和日放对攻,也许结果会有不同,而且从实战上看,撞击可说是下下之策,邓采用撞击战其实也是处于无奈,从战斗开始时,双方还是采用的传统的火炮对功的方法。
以上为本人有限的了解,必有错漏,望指正。
另外,将步兵和水手统称为水手实是本人的失误。
还有,楼上的朋友,我们的讨论似乎跑题了。
老朋友了说话就随便一点,我印象中冷兵器时代的海战大多数都为接弦战,还有对撞上,(这也就是横队阵行为什么流行那么长时间的原因,而在船炮发展起来的近代,北洋水师依旧在甲午海战中利用这种阵形,就有点食古不化了)而由于在海战中,大多数的船只都是放下风帆放倒桅杆,而直接采用人力划穿的方法,大多数的水手也是留在船舷下等待接舷战的到来,所以,用弩弓对甲板上的直接攻击一般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第一:我被标题中的血腥吸引进来,可惜,内容让我失望。可能说失望不准确,不过确实说不上血腥。
第二:月亮女神,月亮战士,星星战士,很吸引人哦,可惜文章里介绍的太少了,不过结尾的待续还是让我很期待。
第三:怎么说,文章里的打斗场面看上去总觉得很拖沓,而且感觉有点乱。
以上言论只为阐述本人观点。
第一:对主角的刻画很成功,一个被命运和世俗所束缚的女子生动的展现出来。
第二:虽然笔墨不多,但是几个配角可悲可笑可恨的嘴脸也似乎在脑海中活了起来。
第三:文章情节简单,却用一个悬念贯穿始终抓住我的阅读兴趣,就是,那个女的会不会反抗自己的命运。虽然说真这么写情节就落于庸俗了,但是看到结尾那句“家有烈女”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声“我操”
文字把握上已经可以让我觉得满意了。
-
作者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