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创建论坛回复

正在查看 11 个帖子:1-11 (共 1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回复至: 大家需要什么资料请在此版留言 #33616
    头像天使无心
    参与者

      请问有“玫瑰十字会”(金色黎明会)的资料吗?

      回复至: 印度神话及部分宗教人物 #17927
      头像天使无心
      参与者

        四大天王


        作者:guggle 来源: 月光图书馆

          四大天王恐怕是佛教国家里名气最大的神将,他们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印度教中关于“天”的种种说法,提出“三界说”。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中“轮回”不已。三界中欲界为最低一界,人类社会居此界,地狱、饿鬼、畜生居此界,诸天神亦居此界。不过,天神住在此界天上,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离人世最近。这里就是四大天王的住处。
          佛经说,四天王天就在著名的须弥山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弥四宝山,“四宝所成,东面黄金,西面白银,南面琉璃,北面玛瑙。天王各居一山。”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方世界,即佛教所说的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多罗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持国”,“持国”的意思就是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既然同为乐神,那么乾闼婆王是持国天也就不奇怪了)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毗琉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增长”。“增长”指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手持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一龙。“毗留博叉”意译“广目”,即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他为群龙领袖,故手持一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毗沙门”意译即“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

          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是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他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财天,在印度古神话中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故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在《圣传》书里也算四天王中最“出名”的)

        另外哈里波特中文网的罗蓝莉这样原创地写道:

        为帝释天工作,守护着须弥山四周,具有军神性质的四个强力的天神。

        北方多闻天
        东方持国天
        南方增长天
        西方广目天

        原本在印度是以菩萨的形象出现,然而到了中国之后,却成为穿着甲胄的武将了。

        《西方广目天》
        四天王中西方的守护神。与其他三天相同穿着着甲胄,在眉间有第三只眼睛。
        平常身上的武器是三叉戢,右手持笔,左手持书。身边往往有龙王跟着。在日本有人称之为毗楼博叉天,梵语中的发音为 “Virupaksa ” ,意思是‘有不平常的眼睛’,这个字同时也是印度教中最崇高的大神Siva的别名。一般认为所谓的四天的源流是来自于古印度教的护世神,而其中广目天留有深厚的Siva神的影子。像是三只眼、以及三叉戢等等。
        跟其余的三天作比较,广目天往往显得比较理性的,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他手上拿的是笔和书卷的关系吧?代表的是‘知性’。

        《东方持国天》
        四天王中东方的守护神,一般以穿着皮甲的样貌出现。身上多佩带宝剑、枪以及宝珠。在梵语中,是念作” Dhrtarastra ” 的。而持国天的配下往往有八部众的乾闼婆王以及毕舍遮,有的时候则把乾闼婆王和持国天视作同一人。代表‘守护’。

        《南方增长天》
        四天王南方的守护神,基本是是形象最不统一的四天。往往要从他所在的方位以及消去法,才能得知他是增长天。通常手上拿的是

        回复至: 印度神话及部分宗教人物 #17926
        头像天使无心
        参与者

          八部众


          作者:guggle 来源: 月光图书馆

          八部众是佛教八部护法天神。包括—

          “天众”:
          天即神,著名的大梵天(原为婆罗门教的创世神)、帝释天(原为雷雨神兼战神)、多闻天、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皆属于天众。

          “龙众”:
          梵语称为那迦,是护卫佛法的有功之臣,专司兴云降雨。在佛经里,龙拥有大量的珠宝,是海里的富豪。

          “夜叉”:
          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佛教中,北方毗沙门天王即率领夜叉八大将,护众生界。在古印度神话中,夜叉是一种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

          “乾闼婆”:
          是香神或乐神。原为婆罗门教崇拜的群神,据称是侍奉帝释天而司奏伎乐之神。乾闼婆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大多被描述为少女形象,体态丰满,飘带飞扬,凌空飘荡,极为优美。在古印度神话中,他们属于半神,熟谙并揭示上天的奥秘和圣理,被视为太阳光焰的化身。相传,他们为天神备制苏摩酒。乾闼婆在神话中是帝释天的乐师,而且与苏摩极有渊源。
          “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市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摸。

          “阿修罗”:
          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

          回复至: 印度神话及部分宗教人物 #17925
          头像天使无心
          参与者

            其他众神


            来源 :月光图书馆

            帝释天
            又称“帝释”、“天帝释”,亦做帝释尊天,梵文音译为“释迦提桓因陀罗”,既印度教和婆罗门教中的雷帝因陀罗。是《梨俱吠陀》中的主神,称他统治一切,被尊为“世界大王”。但是,吠陀神祗被佛教吸收之后,身份和神性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成了佛教护法神,地位比原来低了许多。传说其“身体巨大,力大无穷,全身茶褐色,毛发直立。手持金刚杵,坐在军车上巡视大地”。在佛教中隶属八部众天众中的二十诸天。传说释迦降生时,他与大梵天分侍左右,其形象为女相帝王身。

            阿修罗
            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佛教经籍称阿修罗为“非天”或“劣天”。他与鬼蜮有相似之处,却不是鬼蜮;他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却不是人。他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又极端丑恶的怪物,“具三面六臂,青黑色,呈忿怒裸形之相”。据佛教传说,阿修罗与帝释天是冤家对头,总是互相争斗不休。因为是与天神对立的最高恶魔,被逐出天界,居于弥卢山洞窟中,曾多次与天神恶战,亦被称做“斗神”,但皆处于劣势。因为他太好战,所以后世便把战场称做修罗场。(很符合要毁灭一切的阿修罗形象,此外,大家该知道“非天梦魔”的意思了吧!) 在佛教世界,他改邪归正,成了护法“八部众”之一,轮回六道之一就是修罗道。

            罗刹
            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暴恶”、“可畏”。原是印度神话中的恶魔,乃是人类之敌。罗刹性情暴戾,喜欢在夜间活动,时常出没于坟地。常会化作种种形象,残害人命。罗刹有男女之分,男罗刹肤色黝黑、朱发、绿眼,一副鬼相;女罗刹,又名罗刹女,(《大唐双龙传》?)则是绝色美女。据传说,罗刹和夜叉一起生于大梵天之足。

            苏摩
            古印度神话中的酒神,后演变为月神之称谓。“苏摩”原为一种蔓草,取其茎在水中浸泡后以石榨取黄汁,经羊毛筛过滤,再以水稀释,加入牛乳、麦粉搅匀,发酵后酿成苏摩酒。印度神话中常以此酒祭神。在《梨俱吠陀》中称苏摩酒为天神之甘露,可赋予饮用者超自然之力或永生之力。在史诗中,苏摩掌管祭祀、苦行、星座、药草,是该四项的保护神。

            吉祥天
            吉祥天女,即大功德天。本为婆罗门教、印度教所信奉之神。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梵文音译“摩诃室利”,“摩诃”意为“大”,“室利”有二义:功德和吉祥。合起来即“大功德”、“大吉祥”。
              吉祥天女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吉祥女神、幸福女神。佛教传说她是毗沙门天王之妹,因毗沙门兼任婆罗门的财神,所以她也是财富女神。又称她功德圆满,并有大功德于众,故还是位大功德神。吉祥天女长得十分漂亮,所以又是一位美丽女神。
              有的印度神话说她是在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坐于莲上手持莲花出世,所以又有“乳海之女”的名字。有的神话则把她说成是三大神之一“救世者”毗湿奴的夫人
              吉祥天女在中国寺庙中,形象端庄美丽,后妃装束,两只手(或四只手),一手持莲花,一手洒金钱,有两只白象伴护,这是吉祥的象征。她的坐骑除莲花之外,还有金翅鸟和猫头鹰。
            明王
            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俗话说:佛都有火,佛一旦发火后会怎样呢?那就是变身啦。每个佛都有个对应的“忿化身”,如释迦牟尼如来佛的“忿化身”是无能胜明王,弥勒佛的“忿化身”是中央不动尊明王等。密宗中的明王有很多,常见的有五大明王,八大明王,十大明王,最为人所乐道的当然是孔雀明王,看过获野真《孔雀王》的朋友的朋友一定不少吧。

            菩萨
            全称是“菩提萨垂”,意为“觉有情”,“道众生”等。有时又译为“开士”“大士”。所以常有人把菩萨称为大士的,比如“观音大士”既是。菩萨在佛国的地位仅次于佛,最有名的四个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金刚
            是梵文Vajra的意译,意译为“缚日罗”、“伐折罗”。本来是指吠陀和印度神话中的狼牙棒、粗棒,是众神之王因陀罗的武器。金刚由金、铜、铁;山岩制成,有4角或l0O个角,还有1000个利齿,在佛教中,金刚以其譬喻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成为坚固、不灭的象征。古印度兵器金刚杆也作为丰产的象征,也曾作为公牛生殖器的形像,在佛教密宗中则表示伏魔、断烦恼、坚利智的法器。

            金刚力士:就是一些手执金刚柞在佛国从事护法的卫士。

            金刚密迹:又叫密迹金刚、密迹力士、秘密主,是手持金刚杵给佛担任警卫的夜叉神的总头目。“夜叉”是梵文音译,又译为“药叉”,意思是“能啖鬼”、“捷疾鬼”、“勇健”是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大日疏经》卷一说;“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为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密迹”是因其能听到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

            回复至: 印度神话及部分宗教人物 #17924
            头像天使无心
            参与者

              三大主神


              作者:guggle 来源: 月光图书馆

                梵天(Brahma)梵天是创造之神,是婆罗门教作为宇宙最高本体的梵的人格化.他创造一切的事物(包括人和一般的神只),通常被一般人描述为有四头-分别掌管宇宙的四分之一.印度教的圣典”四吠陀”亦源於这”四头”.由於梵天是创造神,而世间的魔鬼,灾难等亦由其所创,又由於梵天是思辨中抽象而来(梵的人格化),因此现在印度教徒中崇拜他的极少,印度国内仅在”拉贾斯坦邦”的”普希伽尔”有供奉此神的庙.一般认为梵天没有化身.
               毗湿奴(visnu)毗湿奴是保护之神,是惩恶奖善大慈大悲之神.当世界要被恶魔毁灭时,他就以某种化身的形态出来救世.印度古籍或神话传说中常把他描述有四只手,分别拿著轮宝,法螺,仙杖,莲花,他常躺在巨蛇身上,肚脐上长著一朵莲花.他的坐骑是金翅鸟-迦楼罗.毗湿奴救世时化身有很多,主要的有十个:鱼- 当洪水泛滥时,曾化身为鱼救出人类的始祖”摩奴”. 龟- 曾化身为龟与恶神阿修罗战斗,最後获得使人不死的甘露. 野猪- 化身为野猪战胜恶魔”黄金眼”,拉出沉入大海的大地. 人狮- 化身为人狮将为非做歹的恶魔”毗罗尼亚伽西婆”杀死. 侏儒- 为与恶魔”巴利”争斗,化身为侏儒,夺回天,空,地三界. 持斧罗摩- 为维护婆罗门的至上地位,化身持斧罗摩,消灭一些傲慢的刹第利. 罗摩- 化身为”罗摩衍那”中的主人翁”罗摩”,除去魔王”罗瓦那” 黑天- 化身为”摩诃婆罗多”中的英雄”黑天”,除去暴君和恶魔. 佛陀- 化身为释迦牟尼佛,制造错误的理论,致使罗刹等恶人失败. 伽尔基- 化身为救世主伽尔基,使世界免於毁灭 毗湿奴据说有一千多个称号,如”世界之主”,”诃利”等等…

              (附)毗湿奴与其十种化身
               在吠陀神话中的毗湿奴并非有力量的神。但在印度话中,他却在三大主神之一,占著有力的地位,并衍生出无数的神话。毗湿奴手持法螺贝,光环、棍棒与莲花,座骑是一只称为加尔达的大鸟。千头的舍沙龙(或称阿南塔龙)将其掩蔽。他的肚脐上长了一株莲花,梵天(亦为三大主神之一)由此而生,创造新世界。毗湿奴最为显著的特色就是阿哇陀那(权化或称化身)的神话,化身的种类没有一定,但一般都称他以十种化身来救世。

                注:加尔达的大鸟又称为迦楼罗即是所谓的金翅鸟,专门以龙为食,每天要吃一只龙王及五百条小龙。千头的舍沙龙:有时只画成七头的眼镜蛇,在南传佛教寺院常见其造形,甚至有一种佛陀的的造形,坐在这尾蛇所盘成的身躯上,而蛇的七个头张开如伞盖,护住佛陀的头,这个形象进入密宗之後,成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的造型。

                1.鱼(麻磋):当淹没世界的大洪水袭来之际,毗湿奴化身为鱼,以他的须系住人类的始祖马奴所乘的船,使其成为唯一的生存者。
              注:马奴,印度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在印度古时有马奴法典,用来规范当时人的生活种种。

                2.龟(卡契亚帕):当神与恶魔施行乳海大搅拌之际,毗湿奴化身为龟潜入乳海之底,背负著曼陀罗山。         注:龟即前面神话中的(Tortoise),恶魔指阿修罗,详见前面的故事。

                3.野猪(筏罗柯):当一个名为毕拉尼克的邪的恶魔将大地拖入海中之际,毗湿奴化身为野猪潜入海中与恶魔决斗并打倒恶魔,再以他的牙将大地拉起。

                4.狮面人(那罗辛哈):不死身的恶魔毕拉尼卡吉布因其子崇信毗湿奴,愤而欲杀其子,毗湿奴化身为狮面人打败恶魔 。

                5.侏儒(威马那):为从恶魔帕利手中夺回天、空、地三界的主权,毗湿奴化身为侏儒,帕利答应将他走三步的范围内的土地交出来,毗湿奴恢复原来的模样,三步跨过了三界,将主权确保。

                6.帕拉罗摩 :以圣仙吉马达克尼的儿子帕拉罗摩的身分出世,扫荡了傲慢的克吉特里亚王族,确立婆罗门的地位。

                7.罗 摩:以大叙事诗<<罗摩衍耶>>的主角罗摩的身份出世,打倒拥有十个头的兰卡魔王拉法那,神猴哈奴曼在此故事中也十分活跃,有人说西游记的孙悟空即是由它演化而来。
              注:十首王–克吉特里亚王为楞伽岛的国王,楞伽岛即今斯里兰卡。神猴 哈奴曼为风神之子,其在故事中的活跃情形一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由於这个故事传说早於佛陀降世就有了,一般而言,学者认为明朝时吴承恩作西游记时参考哈奴曼的事迹创出孙悟空来另外在佛教经文中大智度论有提这一些传说。

                8.克里希纳 :以威斯提娃与提娃吉之子克里布纳的身份出世,斩杀恶王凯撒。
              注:这个故事出於摩诃婆罗多,与上面的罗摩衍那合称印度二大史诗,印度神话大都出於此二本书。克里希纳又译为克利修纳(Krishna)。克利修纳在摩诃婆罗多中对阿周那的精神讲话,称为薄伽梵歌,是印度教的重要经典。在印度薄伽梵,意为世尊,本来是毗湿奴神的称号之一 ,後来被佛教采用做为佛十名号之一,後世在印度,有时也用来称呼各宗派中成就的人。

                9.佛 陀:毗湿奴化身为佛陀,否定了婆罗门的牺牲祭祀,倡导不杀生。

                10.柯 奇:世界濒临破灭,末法现世结束之时,毗湿奴将手持利剑,身跨白马,化身为柯奇现身救世。
              注:以上十种化身中且佛陀在印度教中被为毗湿奴神的化身之一,而在佛教中毗湿奴神却是佛教中的护法神,而湿婆神更是改头换面成为密宗许多神话的来源,以上是从神话学的观点来看。所以有人认为在印度被回教势力入侵之後,婆罗门教变成印度教,而佛教则被印度教吸收而纳入其中,可能是由此而来的。

              湿婆(Shiva)湿婆是属性最复杂的神之一,集水火不相容之特性於一身;既是毁灭者又是起死回生者,既是大苦行者又是色欲的象徵;既有牧养众生的慈心,又有复仇的凶念.寺庙或私宅神舍里所供奉的湿婆象徵是”林伽”,即是男性的生殖器.在绘画或是雕塑中湿婆肤色白或灰白,颈部青色(因吞下宇宙海洋泛起危及人类之毒液所致)多结发辫盘成高,头顶一弯新月,有恒河之水自头顶流下.他有三只眼能透视内心,一著目便能将其化为灰烬;戴著骷髅项圈或盘蛇,两手(或四手)持鹿皮三股叉,小手鼓,或饰有骷髅的棍棒

              回复至: 印度神话及部分宗教人物 #17923
              头像天使无心
              参与者

                婆罗门教的产生


                作者:guggle 来源: 月光图书馆

                   婆罗门教.它的雏型生成於印度最早的文明-印度河文化(B.C2500~B.C1700)但真正成为一个信仰,教义完整的教派则是在吠陀时期(B.C1500~B.C900)
                印度河文明时期(B.C2500~B.C1700)

                印度流行对母神,动物及男女生殖器的崇拜.这些崇拜虽然不代表婆罗门教的产生.但可以肯定的婆罗门教在产生时吸收了这一方面的一些内容.印度後来流行的婆罗门教崇拜便有不少由此而来.

                吠陀时期(B.C1500~B.C900)

                随著阿利安人的到来,先是吠陀文献的出现,後是种姓制度的逐步成形,奠定了婆罗门的根本.
                主要的种性制度有四:

                婆罗门-祭司,负责主持宗教祭祀之人(Brahmana,梵文原意是指神学掌控者)
                刹帝利-武士,王室贵族
                吠舍-一般平民,农民,商人,手工业者
                首陀罗-奴隶

                一般人民认为,人生来便属於四个种姓之中.据<梨俱吠陀>中的<原人讼>说.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是故各有其高位卑下.
                婆罗门教的演变和发展始终伴随著种姓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婆罗门教主要反映出婆罗门这个阶级的利益和意识形态.

                吠陀时期的初期阶段,印度宗教主要是多神崇拜(一直演变至今,传言有三亿多位神只),後来则趋向於主神崇拜或是一神信仰,婆罗门教的主神都是由吠陀时期所崇拜的诸神演变而来(如:梵天,毗湿奴,湿婆)

                吠陀末期,印度婆罗门教已完成形.无论祭祀,崇拜,教义等都以系统化的确立.构成印度传统文化的重心.对後来的宗教(如:耆那教,印度教,佛教)也有莫大的影响

                回复至: 西藏巫术之呼唤魔鬼 #15975
                头像天使无心
                参与者

                  在当当网上书店有的买,而且现在还是半价:17.3。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detail/product_detail.asp?product_id=724312

                  回复至: 西洋神秘学词典 #16016
                  头像天使无心
                  参与者

                    西洋神秘学词典3
                    http://www.aspsky.net 2003-1-19 动网先锋
                    原作者:cccffgg

                    Godsend
                    上帝派

                    回复至: 西洋神秘学词典 #16015
                    头像天使无心
                    参与者

                      西洋神秘学词典2
                      http://www.aspsky.net 2003-1-19 动网先锋
                      原作者:cccffgg

                      Confiteor
                      指天主教在

                      回复至: 大家需要什么资料请在此版留言 #33512
                      头像天使无心
                      参与者

                        我要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论文,请问谁有关于中国远古宗教方面的资料呢?或者哪位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一定多多多多赐教啊!!~~~~
                        一定要帮我啊~~期中考试来的~~

                        回复至: [转贴]北欧的霸主――维京人 #9368
                        头像天使无心
                        参与者

                          说起维京人,我记得有一张叫做《维京传说―女人弓》的CD,是纯音乐来的,很好听哦。如果你喜欢维京这个民族的话,不妨买来听听吧。

                        正在查看 11 个帖子:1-11 (共 11 个帖子)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