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传说/北洲海盗之乌尔夫斯坦的航海日记

天人论坛 奇幻文学与艺术 原创文学 天人传说/北洲海盗之乌尔夫斯坦的航海日记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6-30 (共 39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7688
    头像h__l
    参与者

      甲午海战时期其实恰恰是撞击战术的复兴期,当时的军舰普遍装有冲角,这是因为当时的装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火炮,因此能在水线下造成致命伤的撞击战术有被提了上来。所以邓世昌当年撞吉野的时候恐怕并不是想同归于尽,而是想进行一次正常的撞击战。

      需要说明一点,水手并不参加接舷战,接舷战是由专门的步兵负责。快要接舷时,步兵们必需集中到甲板上(其实很多船上步兵自始自终都在甲板上),否则容易错过战机,当然,这时他们也必需经受敌舰弩炮的考验。

      #17689
      头像晚凝
      参与者

        @JC上的h__l wrote:

        甲午海战时期其实恰恰是撞击战术的复兴期,当时的军舰普遍装有冲角,这是因为当时的装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火炮,因此能在水线下造成致命伤的撞击战术有被提了上来。所以邓世昌当年撞吉野的时候恐怕并不是想同归于尽,而是想进行一次正常的撞击战。

        需要说明一点,水手并不参加接舷战,接舷战是由专门的步兵负责。快要接舷时,步兵们必需集中到甲板上(其实很多船上步兵自始自终都在甲板上),否则容易错过战机,当然,这时他们也必需经受敌舰弩炮的考验。

        我所知的是,当时,日方的船只无论从体积和炮火强度上都不如中方的舰队,舍长取短可说是战略上的失败,如果能从开始就采用逆向侧舷平行的阵形演化模式,利用己方强大的炮火和日放对攻,也许结果会有不同,而且从实战上看,撞击可说是下下之策,邓采用撞击战其实也是处于无奈,从战斗开始时,双方还是采用的传统的火炮对功的方法。

        以上为本人有限的了解,必有错漏,望指正。

        另外,将步兵和水手统称为水手实是本人的失误。

        还有,楼上的朋友,我们的讨论似乎跑题了。

        #17690
        五十弦五十弦
        参与者

          没有关系了,欢迎大家讨论战术问题,另外开贴太不方便了:P(其实是想提高点击率)
          关于那个弩炮的问题,我的设想是把攻城用的巨弩缩小一号后搬过来,近距离的时候可能对甲板造成直接伤害。远距离可以杀伤人员,不知道可行不?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完全采取白刃战,似乎太快了,也单调了些,弩弓完全是为了烘托一下气氛(这个目的现在看来完全失败,上面那段需要回炉重写)

          #17691
          头像h__l
          参与者

            呵呵,误会,我的意思是说撞击战术在当时并不过时,但如何采用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那就要看指挥官们的水平了。

            另外,巨弩自古希腊起就被装在军舰上,五十弦兄的设想是完全可行的。

            #17692
            头像基路柏
            参与者

              船只监弩箭相互对射本没什么错,但射了一上午就夸张了。船一旦进入努箭射程,说明两船已经很近了,接舷白刃战是第一首选,射箭是为清除驱赶甲板上的敌人,为登陆部队作准备。
              这一段让我想起《亚尔斯兰战记》,帕尔斯军展开队形,在大雾中冲击鲁西达尼亚军。:)

              #17693
              头像erwin
              参与者

                战争讲究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战果。
                所以速战速决才是正道,所谓的以少胜多是特别现象,是指挥的失误造成。
                而所谓的血战几天几夜,完全是胡说八道,这样就是胜利了还有什么意思。
                海战比陆战更讲究快,所以在简单的火力准备后就进入了接弦的白刃战。当时虽然有弩炮,但完全没有以其毁灭敌船的能力。
                到是在火攻在海面上用的很多,而高速喷火舰就变成了决定性的东西。在西腊和波斯的战斗中,由于西腊火的使用,数倍与其的波斯海军完全毁灭。

                #17694
                五十弦五十弦
                参与者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与英国海军的大战,双方都是超过100艘的庞大舰队,结果打了17天,西班牙舰队返航时的损失极为惨重,许多船只都中途沉没。从里斯本出发的130艘船中,有63艘永沉海底。
                  而1665年英国海军与荷兰海军爆发了著名的“四日海战”,英国皇家海军有17艘战舰被打沉海底,5000多人战死,3000余人被俘,而荷兰海军仅仅损失了6艘战舰,2000名官兵死亡。
                  在双方实力相当且不对庞大的时候,一般不会急于进行白刃战,正因为所谓的血战几天几夜,完全是胡说八道,白刃战是极残酷的,数万的部队顷刻间就可以灰飞湮灭,即便是胜利,沉重的损失也是双方承受不起的,先想办法削弱对方,使自己取得一定的优势是每个司令官的责任。
                  火攻在海面上使用的确很多,以至西班牙无敌舰队中都常备有二十条以上的“放火船“,但在完全无风的情况下,火攻也有相当的困难我正在想办法解决:)
                  关于巨弩的对攻,因为海盗船对速度的追求,很少会采用双层船体的结构,所以我想在近距离还是有可能直接射穿吃水线一下的船体,对船造成致命打击的,或者说我将它们设定为了原始的小火炮:)看来关于这个问题我应该在文章中加个注释。
                  最后,前面有朋友说双方对射了一上午,汗死,这是我有欠交代。在无风情况下,全靠长桨划行,双桅杆的大家伙,有两节的航速就不错了。在文中,第一次发现敌人时,双方距离6海里,也就是说第二天,西福尔的船队一进一退至少要超过10海里,不考虑其他意外以及队型的改变,加上水手为了逃命格外拼命,这段路也要花5、6个小时,即弩弓战开始的时候应该在下午3点左右,又北洲的夜应该相对较长,所以我预计中的弩弓战大致持续了2个多小时,不是太过分吧:)还是细化一下对时间的描写好了。

                  #17695
                  头像
                  参与者

                    一点参考

                    有两种海战形式同时存在于中世纪,一是地中海比较平静的大海中的单层甲板的帆划桨船的战斗,一是大西洋与北欧的风帆船之间战斗,呵呵,五十兄就看你怎么选择了――当然我建议选风帆船,毕竟是海盗间的战斗――不过双桅的风帆船是出现在15世纪,那时已经没有划桨,而且大炮是海战的主要武器了。

                    单层甲板帆船,比如也就是大桡船,或者叫帆划桨船。

                    这种船是真正的战船――军舰,其特点是狭长、轻巧、主要依靠划桨,风帆为辅助航行的设备。其宽长比可以达到1:10,在水中可以减少阻力,加上划手多,其拥有较高的航行速度。在战斗中,划手提供船的动力,因此也能拥有很好的掌控性和机动性,当速度加上机动,那么加上冲角便能轻易的撞毁对方的船身。

                    在这种战舰之间的海战中,战术就是战舰保持着一定的阵型一同前进攻击――有点象长矛兵方阵似的,战舰前的冲角可看作是长长的矛。不过是航海的原因,相互间隔挺大,并且单个战舰的机动性也不错。

                    海战就成了双方的战舰相互寻找对方战舰的侧翼的一场追逐与反追逐,但事实上海上的困难并不能使得这种战术非常有效――尽管这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好的战术,大部分的时候除了少数的战舰被撞毁之外,已经交织在一起的战舰就要进行接弦战,双方互相抛钩子什么的抓住对方的战舰,而后步兵跳上去进行肉搏――当然之前要是有什么弓弩啦希腊火啦这种东东也要尽可能的用,但大多数战斗最终还是靠了肉搏战决定胜负,因此许多划桨水手其实也是全副武装,而且都是格斗好手――尤其以阿拉伯国家为甚。

                    但这种战舰尽管重量轻,吃水浅,速度快,但这种战舰缺乏运载货物的能力,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专门为战斗而存在的战舰,并不能进行长时间长距离的海上航行。而且过分依赖基地进行补给和整修,同样也限制了它们的作战范围和作战时间――如果玩过《全面战争――中世纪》的兄弟们都该知道,这种战舰就是早期能生产的平底船或者划桨船,只能在近海行动,而且航行距离只有一格。这种战舰造价昂贵,在大风大浪的天气中又很容易损坏。

                    如果是以长时间漂流在海上为生的海盗,会去选择这样的船么?当然不会,当海盗的不会去下那么大血本去造平底帆划桨船,而且造了也没啥用,既不能远航也不能在风浪中呆的太久,海盗抢的都是商船,用这种战舰也太夸张了吧?……再说五十兄说每船70人――对这种战舰来说少的可怜,哪有那么多划手可分配啊?

                    海盗的船应该是类似与中世纪的风帆商船,粗短而结实,主要是靠风帆航行,划桨为辅,但并不追求速度,能装载的补给可以自给自足,对基地的要求也相对要小,可以在海上进行大范围的活动和长时间的追踪和攻击――海盗的传统战术哦。呵呵,当然是更容易抢劫,一艘外形明显的大型单层甲板的帆划桨战舰去抢劫,那对方早溜的不知道哪里去了,而类似商船的风帆船很容易隐蔽身份,而且又能将对方船的货物一扫而光而不必担心自己装不下……好处多多。

                    大西洋和北欧地区的国家便是以类似商船的风帆船为主要作战军舰,因为那里海域的暴风较多海浪很大,狭长形的帆划桨战舰容易嗝屁,倒是这种傻头傻脑的风帆船更实用点――地中海不同,那里风平浪静的,当然用帆划桨船更有利,所以尽管风帆船在10世纪就出现了,但划桨帆船直到15世纪之前仍是那里的海战主力,风帆船多用于商业运输中。

                    如果是这种风帆船之间的海战呢?那么与我们的认识恐怕相反,其战斗更本就与划桨战舰间的战斗完全不同。

                    更确切的说如果划桨战船的战斗还有队型阵势可言的话,那么风帆船之间的战斗就是一场混战(当然是指在15世纪新型的风帆大船和加农炮出现之前),风帆船没有速度优势,进行相互的冲撞的战术没什么大用处(当然你愿意也可以,事实上在那种风帆船上装冲角的也有,只是不太实用罢了),更多的是依靠双方士兵之间肉搏确定胜负。

                    因为那时的航海技术与船只技术还比较的原始,风帆船的航行又太容易受到风向的影响,所以要保持一定的队型进行舰队集团冲锋的话也太困难了(划桨战船则没这种限制),更多的时候就是双方排着不规则不整齐的队型接近,而后搅和在一起,进行传统的近舷战,那种场面只能用混乱来形容。

                    不过我在这里想说一下,海洋上是不存在无风的天气的,所谓无风的天气也只是有着微风的天气罢了……那么通常随后该发生什么,大家都该知道吧?还不赶快逃,能有兴致呆那里打海战么?:)

                    这样,对夺取上风位置变的非常的重要。顶风航行比较困难,处于上风位置的舰队就拥有了绝对的主动权――比如他们可以很容易的集中起兵力去攻击正在顶风位置艰难航行的敌人的一部分(比如左翼或者右翼一部分),而这时敌舰队其他战舰就算离的可能挺近,但因为顶着风也只能慢腾腾的赶来救援,到了战场恐怕战斗却已经快接近尾声了,上风位置的舰队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解决掉敌这一部分后,在兵力上就占了很大的便宜,剩下的战斗,也就简单许多。

                    于是这种舰队之间的战斗也就成了抢占上风位置的竞赛,要是失败了,回避战斗将是最好的选择。

                    这种风帆船之间的近舷战比起帆划桨船之间的近舷战更激烈更残酷,因为风帆船能装载更多的士兵,于是想击败对方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近舷战战术与帆划桨船的没什么两样,先是用钩子什么的抓住对方的船,双方靠近后步兵一涌而上,但是由于风帆船上层建筑复杂点,舰船四周都会围上网状的绳子以防止步兵轻易的跳上船来,因此步兵想登上对方的战船还要先割断绳子,在这段时间里弓箭手就不客气的把那些拼命割绳子的步兵们当靶子,长矛也大有用武之地,在船上的特地建设的楼塔(俺们中国叫船楼)又能给弓箭手提供非常理想的隐蔽场所,就算对方终于割开绳子到了船上,躲在上面的弓箭手们也能给已方的步兵提供支援,还可以扔沥青、石头等等,象个小城堡一样。当然,相反的是也可以为已方的步兵登上敌人的战舰提供支援。

                    随着对海权的控制越来越重要,而新的航海技术和新的大型帆船的应用,特别是大炮被安上了战舰,使得不适合远航的单甲板帆船逐渐的被淘汰了。当然,一旦对对风向的控制变的容易和简单之后,海战对队列与阵型的要求也大幅度的提高,毕竟大家不再是乱哄哄的用肉搏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大炮与大炮之间的对话,对木制的战船来说,这是很危险的。在近代蒸汽铁甲战舰出现后,那么既有单甲板帆船的速度优势又有风帆船的大装载量的优势,冲撞战术又被重新应用,因为早先炮弹对铁甲完全无效――比如南北战争出现的两艘铁甲战舰之间的战斗――到后来还是用冲撞的方式更有效点,就算到了甲午海战,这种观点也未消除,毕竟铁甲战舰够牢固也够结实,中个几蛋也不会轻易的沉没,倒是撞上了――不马上嗝屁也够戗。

                    不过五十兄有兴趣写帆划桨船与帆船之间混合型的大战,倒是可以去参考勒班陀大海战,西方国家除了有传统的大量的帆划桨船,还有不少风帆船,完全没有划桨的新型大帆船也出现在地中海中――尽管行动慢的象乌龟,但其巨大的船体象海上要塞一般,阿拉伯人啃也啃不动,这是一般帆划桨船不可想象的――帆划桨船可造不了那么大。当然,最终起重要作用的还是那些中型的风帆船。这一战后,帆划桨船便彻底的从历史的舞台上拜拜了。不过嘛……那时侯是中世纪末期,火炮开始被应用到战船上,你要是换上弓弩……汗,不知道行的通行不通。

                    晕,跑题了……

                    #17696
                    五十弦五十弦
                    参与者

                      谢谢青,我也找到了一些资料,绝对是海盗使用的船:
                        大桡船是一种最为流行而又最为古老的船。它的家谱源自于古希腊罗马的三层桡船和三层划桨战船,而它的发展过程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因为那时在某些南欧国家的舰队中还遇得到它们。

                      大桡船基本上是战船,列潘托会战是它们的辉煌时刻,当时有200艘基督教大桡船和270艘土耳其大桡船鏖战五小时,残酷地争夺着最后的胜利。
                      大桡船的尺寸长为50―60米,宽为15―18米。它有两根张着三角帆的桅杆,但只是在有风的天气里从一个港口驶往另一港口时才会使用这些帆。在无风的天气里就要靠桨(达30对之多)来帮忙,与敌方相遇时也只有靠划桨才能投入战斗。那时候需要有机动性,而在炮火下借助于帆来作迂回
                      前进――这种做法即使不说是有致命危险,也是相当冒险的。因此在战斗中,行船的全部重担都是落在桨手身上的。在这种情况下,监工头就会大施淫威。桨手稍一马虎,划得一不合拍,就会遭到鞭打。桨手被打死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大桡船上的奴隶的命运就是这样。
                      三桅船很早就是地中海上的另一种常用船,也可以说是最为人喜爱的一种船。它的体积不大,船长为25―30米。上层甲板的最宽处约等于船长的三分之一,而吃水部分的形状特别尖,这就使它成为当时航速最快的一种海船。

                      瓦尔瓦里亚沿海一带的海盗很早就把三桅船当作“自己的”船,并认为它比其他船好。
                      三桅船配备有12―14门火炮;它的船员是由300~450个人组成的,其中三分之二是士兵。
                      然而,并不光是优美的船形使三桅船成为高速船的;在这一点上,帆所起的作用也不是最大的。况且,在三根桅上,它们都是可替换的。例如,在风力不大,而且风又是从船尾吹来的时候,就装上四角帆。它们相当宽大,所以在吹微风时也能使船具有必不可少的速度。要是风开始“绕行”,也就是改变风向,并朝船舷吹来,那就把四角帆换成三角帆,它们会很好地兜住从尖角上吹来的风。起风暴时也用那种三角帆,但是尺寸较小。

                      不过,帆终究是帆,而在无风的情况下,三桅船上也有桨。共有8~12对桨,它们就安装在炮门前面。
                      海盗们使用大桨帆战船的情况要比使用三桅船和大桡船的情况少得多。这种船在航行史上存在的时间较短。它是由工程师布雷桑于14世纪在威尼斯创造出来的,是一种超级大桡船。大桨帆战船就火力而言要比普通的大桡战船大上几倍,但并不具有后者的那种航海性能,所以只用于相当稳定的天气。尽管如此,大桨帆战船参加了列潘托战役,并显示了自己的优点。但是,阿尔及尔海盗和瓦尔瓦里亚的其他海盗却更喜欢使用他们所用惯的大桡战船和三帆船。

                      只要了解一下大桨帆战船的战术技术数据,就足以感觉到它与这些船之间的等级差别了。请你们自己评判吧:船长为80米左右,宽为20米以上。若是相信那些改建中世纪船只的专家们的话,那么大桨帆战船的船员计有一千多人。船上装着三根配有三角帆的桅杆。但是,桨手仍旧是大桨帆战船的主要推动力,他们被安置在32个桨手座上,每座都有两支桨。它们要由六至七个人来划动,光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桨的重量。

                      打仗时要全力划桨,所以大桨帆战船上也像大桡战船上一样,有一批专门挑选出来的监工,他们有宏亮的嗓门,好发出口令来调控划桨的速度。为了维持桨手们的体力,就直接在他们划桨时把一块块蘸过酒的面包塞到他们的嘴里去。若是这样做也不管用的话,那就使用鞭子。

                      基本上海盗都会使用桨来保证灵活性,这样我的人数的确少了,现在解决的办法只有通过减少船只数量来增加船员,在就是加上奴隶,使船员人数接近200。
                      还有那个弩的问题我也看了一些资料,据说有的弩不光可以射箭,还能发射石头,和炮差不多。汗……越弄越麻烦,我还是取消这个设定好了,前面两段重新写。

                      #17697
                      五十弦五十弦
                      参与者

                        还有一些海盗船:
                        加勒比海海盗们使用得最多船毫无疑问就是双桅横帆船、纵帆船、双桅纵横帆帆船和三桅战船。
                        双桅横帆船是装有四角帆的,排水量为150~300吨的双桅战船。备有20!~25门火炮,船员人数达60~80个人。这是一种受海盗们青睐的、易操纵而又行驶得相当快的战船。

                        纵桅船就大小而言不及双桅横帆船,但是能装三根配置三角帆的桅杆。火炮多达16门,排水量达200吨。是18世纪初时在北美洲问世的。
                        双桅纵横帆帆船是一种轻型快速的双桅战船,第一根桅――即前桅,上面装的是四角帆,而第二根桅――即主桅,上面装的则是三角帆。船上备有6~8门炮。
                        最后是三桅战船。正如读者所记得的那样,印花布杰克的船――“龙船”就是一艘三桅战船。我们不知道它的战术技术数据,但是,一艘中等大小的三桅战船通常就介乎于克尔维特式轻巡航战船和双桅横帆船之间。三桅战船的排水量视船只大小而定,一般在300~900吨之间变动,船员计有一百多人。有三根张着四角帆的桅杆,但是也有一些三桅战船的船桅上装的是三角帆。

                        最后我们要谈谈所谓的皮纳萨船――加勒比海海盗们十分频繁和非常乐意使用的一种船。这是长约45米和宽为6―7米的桨帆船。皮纳萨船有三根桅杆(每根桅杆上配有一张帆),此外,它还有桨。这些船常常都做成可拆装的,这样使用起来很方便:皮纳萨船拆开后可装在别的船的甲板上运送到作战地点去,然后再组装起来,并用于必要的目的。通常是用来让登陆兵登陆,以及用来进攻停泊在海湾里的敌舰。

                        这些人数少些,但不是桨帆船,也许用他们好些?

                        #17698
                        头像
                        参与者

                          恩,五十兄找的是中世纪后期出现的战船啊,而我只写到中世纪中期之前。

                          恐怕有点混乱出现――即什么是帆划桨船和风帆船。

                          帆划桨船就是以划桨为主,风帆船就是以帆为主――看上去的确是这样,但这只不过是为了区分两种海战形式而说的。

                          事实上,军事史书中就直接称划桨船与风帆船。著名的北海维京人,也是使用张帆快船――也被称为风帆船的一种,但划手也比较多。

                          瓦尔瓦里亚沿海一带的海盗的三桅船属于风帆船之列,皮纳萨船也是,与15世纪之后纯的没有桨风帆船概念不同,这时的风帆船还是有桨的,但不多,比起划桨船要少的多。是后来无桨风帆船的前身,所以相对与划桨船称为“风帆船”。

                          划桨船当然也有帆,但相对风帆船来说作用要小的多,战斗的时候尤其如此。海盗不喜欢用这种船,原因楼上我也提过,不是划手来保证灵活性,海盗不参与战斗,抢的都是没什么武装或者武装很少的船,战斗中保持的灵活性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太有用处――但地中海的特殊地理气候环境也造成划桨船也被海盗应用着,但风帆船出现后,大多海盗都抛弃了使用划桨船了。

                          不过划桨船与风帆船最主要还是划桨船大多是单层甲板,而风帆船有几层甲板,这就造成划桨船装不了太多的火炮,而风帆船可以装2层以上火炮,到了以火炮对火炮的时代,划桨船的劣势自然而然的太明显了。

                          另外,海域的天气和海象非常重要,比如北欧和大西洋地区的恶劣海象天气使得划桨船根本无法大规模应用,造价高不说,划桨船在暴风和大浪中明显不如风帆船――那里风很大,很适宜风帆的应用,抗击风暴能力也强;但是在地中海,风浪比较小暴风少,风也小,划桨船就有他的优势了。所以嘛……五十兄不是什么船都可以随便的按到什么海域去的…………比如让海盗用划桨保证灵活性,其实要是放在大西洋或者北海,那其实划桨还不如抢上风位置……

                          所以这么总结,那时候的风帆船还是有桨的,但对桨的需求不象划桨船那么高,风帆船其实也有一定的机动能力,放下帆用桨前进,但主要是风帆船有远航和抗风暴的能力,结实,比较短;而划桨船为了撞击战术的需要不得很轻并且狭长,尽管有速度优势,但在风暴和大浪的海域很难施展开来,也就是说其实风帆船除了船身和重量限制外,其拥有一定的划桨船的能力,但划桨船的划手在暴风与大浪中那种机动性就变的弱了,甚至还没风帆船跑的快。

                          勒班陀(列潘托)大海战是划桨船最后一次出现在大规模海战中,事实上西方主有是2个国家参战――威尼斯和西班牙,威尼斯不用多说了,面临着地中海,所以他们的战船多为划桨船,西班牙不同,它还面临着大西洋,所以风帆船也有很多,特别是最新的无桨风帆船――战列舰的前身,装了两层火炮,火力凶猛,速度尽管慢,但犹如海上要塞。当然这场海战之所以西方大胜,就是风帆船(有桨的那种)起了很大作用,即能装很多士兵(划手少,大部分是士兵),又能装很多大炮(15――20门),而且速度也还可以……

                          但风帆船怎么来说都能适应各种海域,特别15世纪出现了无桨的纯风帆的船,水手们掌握了怎么对付对风向变化的的办法――特别是新的技术的应用,在顶风中也能快速航行了,加上风帆船大装载量等等优点,自然划桨船被淘汰掉了。

                          #17699
                          五十弦五十弦
                          参与者

                            忽忽,终于找到合用的船了:
                              海盗船“科克斯塔德号”,建造于公元八五0年至九00年,据推测该船为强有力的海盗头目所拥用。船长达二十四米,船的龙骨是以一整块坚牢的栎木造成的,耐用可靠。船的两侧共设有六十四个圆形的盾牌,科克斯塔德号是由三十二个汉子一起划的,能够快速而长久地航行,故当年曾雄霸大西洋。公元一八九三年,当一艘它的复制品航行到了芝加哥世界交易会时,便完全证实了科克斯塔德号有远洋的资格。这艘威风凛凛的海盗船,后来被一位高层男士用作墓葬船,埋于科克斯塔德的一座土丘内,十九世纪十叶被后人发掘出来。
                              是挪威一个“海盗船博物馆”里面的。
                              可以远洋,经得起风浪,从大小上看人数应该不会太多,划桨的只有32人的话,人数最多也不会超过200,可以接受。
                            找的真累啊,不过现在可以开始认真写文了:)

                            #17700
                            五十弦五十弦
                            参与者

                              公元841年,哈托姆与西福尔这两个北洲最伟大的海盗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战争,而公元843年在哈福德海峡进行的最后决战,则是一场“用血水替代了海水”的战斗,吟游诗人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将无数传奇般的人物、决斗和插曲编织成悲壮的挂毯,而历史的真相反而淹没于这些英雄传奇之中了。

                              幸而有一些珍贵的史料虽历经无数战火,却也奇迹般的保存下来,使我们得以一窥历史的原貌。这些史料之中较为完整且准确的,就有时任西福尔海盗船队旗舰大副一职的乌尔夫斯坦所写的航海日记。

                              乌尔夫斯坦的航海日记 公元843年8月14日 天气  晴

                              我们的舰队由大小126艘船组成的(包括三桅桨帆船26艘、双桅横帆船80艘、火攻船20艘),船员总人数达12000,相信现在金发王哈托姆所聚集的图尔海盗也绝不会少于这个数目。在南风的推动下,舰队一路航向哈福德海峡,只要这样的南风再持续上3天,我们就可以穿越哈福德海峡,直逼金发王的老巢――图尔岛,偷袭图尔岛的港口正是我们此行的目标。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快3年了,双方都被拖得筋疲力尽,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完全没有退路,是获得彻底的胜利,还是惨败到底,一切就在此一搏。

                              海风从早上开始有了减弱的迹象,尽管所有的帆蓬都已经扯了上去,但航速依旧不可避免的慢了下来。平静的海面,美丽一如往常,尽管大战在即,但这种平淡的让人昏昏欲睡的航行却让人打不起精神。水手们都在三三两两的聊天,船长也并没有加以干涉,只要负责了望的前桅甲板水手稍微留意四周的情况就可以了。

                              太阳渐渐西沉,落日的余辉将海面染为橙红色,而在海的东面,初升的月亮近乎于透明,一切让人以为这将又是个清丽的夜晚。

                              “前方有船!”了望手的声音将这虚伪的宁静击得粉碎。所有的人都弹了起来,船长开始向北方眺望。
                              果然,在船队的北方大约6海里的地方,一系列的桅杆开始显露出来,从桅杆数量上辨认,至少有20艘以上的船只。西福尔船长虽极力想进一步辨认对方的数量和意图,但随着太阳西沉而升起的浓雾遮断了所有人的视线。贸然前进显然不是聪明的做法,在抛锚停船之后,一切都只有等到明天清晨浓雾散去的时候才有分晓了。

                              一个令人烦躁不安的夜晚。
                              隐藏于浓雾之中的那些桅杆上悬挂着的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帆蓬?这个问题让北洲本就格外漫长的夜晚变得更加难耐。

                              乌尔夫斯坦的航海日记 公元843年8月15日 天气  晴

                              直到上午九点太阳才完全升起,浓雾被金色阳光撕裂开来。虽然雾气还未完全消散,但已足以让我们看见昨天发现的船队,它们已经前进到了离我们不足3海里的地方。
                              船队由大小共22艘船组成,白色的帆上没有任何标志,它们只是停在那里,纹丝不动,它们是什么船?意图又究竟是什么?在那个时候我们还无法了解。

                              西福尔船长一直站在船首目不转睛的观察着。
                              “排成战斗队型。”他突然大声叫到。
                              一面旗子升上了对面船桅的顶端,黑色的旗帜,中心是金色的骷髅,那是金发王哈托姆的旗帜,毫无疑问,这只船队是他的前哨。

                              不需要西福尔船长再说第二句话,锚锭被拉了上来,展开的帆蓬宛如天鹅的羽翼,船长们已经开始指挥着船队一字排开,船与船之间的距离拉大到航行时的两倍,弩手(注1)也已经全部就位。

                              双方的实力相差是极为悬殊的,不论是正面攻击还是将其包围我们都可以轻易的大获全胜。水手和船长们都兴奋异常,大家纷纷摩拳擦掌,只等着西福尔船长一声令下就将对手生吞活剥。

                              显然,西福尔船长也受到了大家情绪的感染,他坚决的举起了右手。
                              “进攻”随着他大手一挥,三桅桨帆船上的长木桨整齐的划动起来,庞大的船队带着必胜的气魄向前推进。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当时的举动虽是蔚为壮观,却近乎于愚蠢。对方的举动有太多可疑之处,仅是在数量远胜自己的敌人面前升起表明身份的旗帜这一点,就应当让我们提高警惕了。遗憾的是,由于漫长等待后突然发现猎物唾手可得的兴奋,让我们所有人都陷于狂热之中,也就是这一时的冲动,使得这场战争从最开始就向着不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最初的推进是非常顺利的,金发王的船队开始掉转船头后撤了,但双方间的距离正在明显缩短,只需要再等5分钟,它们就将落入我们强弩的射程之内,弩手们已经开始瞄准。

                              “有船搁浅了。”船队的右侧突然传来惊慌失措的叫声。
                              船队里吨位最大、吃水最深的舰船之一,“大三角”号既然深深陷入了泥沙之中。而接下来,更是有三艘船一头扎进沙洲,动弹不得。

                              “不好,我们进入‘铁门’了,收拢队型,小心航行。”虽然突遇意外,西福尔船长发出了这次战争的第二道命令。
                              “铁门”,哈福德海峡最难航行的一段,暗礁众多,加上这段海峡成蛇形而带来的泥沙淤积,稍不留意就可能搁浅。
                              追敌心切,外加雾气尚未散尽,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

                              船队的噩梦并未就此结束,正当我们将队型变为纵队,准备穿越“铁门”的时候,前方又出现了几支桅杆的影子。很快,桅杆的数量就从几支变成了几十支、几百支……

                              在正午时分,金发王哈托姆的船队终于完全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在距离我们不到两海里的地方。现在想来,他们一直就躲在海湾里,当发现我们以后,他们充分利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雾,而我们则完全落入了他们的圈套。

                              他们出现的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我们的队型刚刚转为纵队,所以尽管有着处于上风的优势,弓弩的威力却完全没有机会展示,现在交锋我们几乎没有还手的余地。
                              “迅速后撤,放弃已经搁浅的船只。”西福尔船长无奈的下达了这个命令“让水手尽快用小艇转移到邻近的船上。”他又补充一句,其实谁都清楚,那些水手逃出来的机会近乎于零。

                              金发王哈托姆的船队逼近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而我们那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船长们在这个时候所表现的超凡技术也同样值得赞叹,在逆风的情况下,我们的舰队在敌人靠近前迅速退出了“铁门”。然而,搁浅的四艘船上的水手却根本就没有时间逃出来,金发王的船队如同饥饿的鲨鱼一般蜂涌而上,他们将熊熊燃烧的火把如雨点般投向“大三角”号以及另外三艘船。
                              四条船,连同上面近五百水手就化做了灰烬,但火焰中那些水手们的哀号直到现在仍在我耳边回响。

                              虽然及时的退出了“铁门”,但散乱的队型却无法阻挡金发王船队的前进步伐。如果失去这个将金发王困死在“铁门”中的机会,胜利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放出火攻船。”西福尔船长的这个命令来的如此及时,如果再晚一步,金发王的船队就一定会一拥而出。但是现在,满载了可燃材料的火攻船乘着南风飞快的奔向聚集在“铁门”敌舰。
                              虽然有一支拦截火船的巡逻船队在拼命的阻拦,但在这种情况下也未起到太大的作用。很快,复仇的火焰就从金发王的船队里腾起。熊熊烈焰彻底粉碎金发王穿过“铁门”的希望。

                              战争由此开始陷入僵持的状态,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双方都点起旗舰船头上的大灯,指挥着舰队寻找理想的抛锚地。

                              注1:强弩,射者必须俯身用双脚踩住弓,同时用两臂的全部力量才能拉开。在(弩臂)中央,有一半圆形的槽,长度与一枝箭相当。弩箭短而粗,搁于槽中,依靠弓弦的释放而被推送出去。它们能够洞穿最坚固的金属铠甲,有时击中石墙或其他类似障碍,也整个嵌入。

                              #17701
                              五十弦五十弦
                              参与者

                                乌尔夫斯坦的航海日记 公元843年8月16日 天气 多云

                                由于占有上风的优势,我们不用担心敌人的火攻,所以我们的抛锚地就选择在“铁门”之外――这样可以将金发王困于其中,而我们也可以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切不过是我们的一相情愿而已,金发王哈托姆并无意配合。

                                午夜时分,万籁俱寂,月亮被逐渐聚集的云层所遮蔽。突然之间无数鲨鱼头大小的物体在黑暗中从天而降。顿时,海豹油的腥臭气息笼罩了整个舰队。

                                紧接着袭来的,是密集的火矢,它们虽然如流星般美丽,却是死亡的使者,致命的火光照亮漆黑的夜空,整只舰队人心摇动,几乎所有的人都已魂飞魄散,没有人想到金发王既然用这种方式发动了火攻。

                                “砍断锚索。”
                                西福尔船长的这个命令到现在我也没有办法判断究竟是对还是错。金发王用海豹皮装满海豹油后通过发石车投了过来,然而黑暗中绝大部分落在了海面上,后来的熊熊大火实际上也是浮在海面上的海豹油在燃烧,砍断锚索得以迅速驶开的舰队并未因火焰而遭受太大损失。但匆忙之中却有多数船砍断了两个锚,整支舰队只能在洋流和海风的夹裹中随波逐流,幸而由北而来的洋流战胜了渐渐微弱的南风,舰队缓缓向南飘去而不是一路飘向守在“铁门”的金发王舰队。

                                经过这次打击,舰队只剩下21艘三桅桨帆船、69艘双桅横帆船以及不到9000余名水手,战事的发展显然并不乐观。

                                拂晓之后,金发王的舰队扬帆追击过来,哈福德海峡之战由此达到高潮。

                                密集的弩箭在空气中穿梭,密集的对射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几乎每一秒都有人被射穿胸膛后钉牢在甲板上。
                                西福尔船长一直坚持站在旗舰的船首指挥战斗,当一支弩箭贴着他的耳际滑过的时候我连警告也来不及发出,那支箭在错过船长之后笔直的插入了舵手的胸膛,弩箭的力量将他带着向后腾空飞起又重重的砸回甲板,舵手在甲板上滑行着,直到撞在船舷上,他的双手握在弩箭上,试图将它拔出来,当深红血水从他的鼻孔、嘴角和胸前一起流出的时候,这种无意义的挣扎也停止了。

                                双方都没有在弓弩战中取得优势,舰队间的距离在对射中逐渐拉近。残酷的接舷战就要到来。

                                一个青年人出现在了对面旗舰的船头,华丽的金发整齐的束于脑后。虽然金发甚至可以说是北洲人类的标志之一,但绝不会有人将这束金发与其他任何一束弄混。向脑后梳理的头发,仿佛是镀过金一般,而在这令人眩目的金发之下,有着一张难以用语言描述的脸孔:双眼和眉毛就微微上挑,嘴角也向着右侧上翘着,轻蔑、嘲弄、残忍和刚毅同时从这张脸孔里流露出来,而同时,他又有着一种让人窒息的美。

                                “毫无疑问,他就是金发王哈托姆。”我不由感叹起来。
                                “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西福尔船长突然问道。
                                “如果我们落到他手里,他一定会让我们痛不欲生才会满足。所以,我们必须获胜。”没有等我开口西福尔船长就自己说出了答案。他回头看着紧跟自己的舰队,微笑起来。
                                “挂起防护网,准备接舷战。”短暂的微笑之后,西福尔船长发出了命令。

                                虽然连番的打击使得我们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上风的优势却始终属于我们。在旗舰“白鸟”号的率领下,舰队快速冲向敌人的右翼。

                                计划中的攻击是这样的:所有剩余的90艘战舰将分做3队,当旗舰“白鸟”号所率领的第1队攻击敌方战线右翼的船只时,由威瑟姆船长指挥的恐怖”号所率领的第2队应当攻击敌军的中央部分,同时第2队的船只应插入敌方中央与右翼之间,不让后者转过身来以援助他们的右翼。这个时候,由 3艘三桅桨帆船所组成的突袭队应当插入进来,他们的目标是全力来捕捉敌人的总指挥――金发王哈托姆――这也是敌人舰队在指挥和精神的中心。只要在敌方支援右翼之前将其击溃,胜利的天平就会重新倒向我们。

                                舰队在逐渐靠近,船舷边的水手,一面借助船舷掩护,一面用弓、弩和投石器向敌方发射雨点般密集的箭、梭镖和石头。

                                终于,两支舰队撞在了一起!到处都可以听见伴随着船体碎裂的撞击声,水手落水的惨叫声,还有刀剑交击的格斗声。上百艘舰船搅在了一起,在初次的撞击之后,更为惨烈的接舷战开始了。

                                旗舰“白鸟”号的撞角深深插入了敌舰,当我们缓缓后退的时候,海水则开始疯狂的涌进去,很快这艘船就沉没了。

                                但我们没有机会将这种完美的撞击重复第2次了,敌人的两艘双桅横帆船同时从左右两舷压了过来,“白鸟”号的甲板被种压迫之下发出痛楚的呻吟,仿佛船身就要被压碎一般。锚索从两侧抛了过来,3艘船完全纠缠在了一起。

                                水手们紧握长矛利斧守在了自己的位子上,当金发王的水手们扑过来的时候,从网眼里刺出的矛尖给了他们致命的打击,而塔楼上的弓弩手射出的羽箭也让他们避无可避。

                                然而这一切都不足已阻止杀红了眼的海盗,他们很快就用弯刀和大斧砍开了一条通道,被割做碎片的防护网倒塌下来。

                                “白鸟”号的甲板上已经血流成河,受伤了的人刚倒在血泊之中就会被同时跟上的几柄大剑砍做数段,甚至连哀号也来不及发出,而垂死的人却要拼命爬起来,挣扎着想再将剑刺入某个人的胸膛。
                                这时的海面已仿佛人间的地狱,漂浮着的,满目尽是血水、断肢、残骸……

                                金发王的水手们还在不断的涌上来,而在塔楼下,敌人的尸体已经堆成了一道血肉之墙,西福尔船长就在这里,他不停的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将踩着血肉之墙企图登上塔楼的敌人砍做其中的一部分。

                                “白鸟”号的战斗慢慢接近尾声,凭借着高耸的塔楼和其他舰船的支援,旗舰没有失守,我们的旗帜依旧高高飘扬。

                                局部的人数优势在白刃战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金发王舰队右翼的战斗中,胜利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如果不是一个意外的发生,也许哈福德海峡之战的胜利就此将属于我们。

                                当右翼的战斗激战正酣的时候,威瑟姆船长指挥的“恐怖”号率领着第2队钻入了金发王舰队中心。半小时以后,突袭队也投入了战斗。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着。但一支或许是经过瞄准,又或者是偏离了目标,更大可能是根本就漫无目的的弩箭不偏不倚射穿了威瑟姆船长的胸膛。正在激战中的西福尔船长根本就没有办法了解到这一切,失去统一指挥后的第2队开始各自为战,被围攻的舰船得不到救助,在白刃战中获胜的船只也不知道应该支援何处。舰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等到西福尔船长发现的时候,第1舰队与第2 舰队之间已经产生了一个空洞。金发王舰队的左翼和中央不但已经逼近了正与其右翼纠缠在一起的第1舰队,同时也将第2 舰队分割为了两部分。
                                局面就此失去控制。

                                当突袭队捕捉金发王哈托姆失败之后,福德海峡之战的胜利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

                                重新合兵一处的金发王舰队不论在舰船数量上还是在水手人数上都占据着巨大的优势。虽然我们的水手没有一个愿意后退,即便是只剩下一口气,也要用痉挛着的双手砍出最后一剑,但劣势依旧无法挽回。

                                下午二点三十分钟,哈福德海峡之战已经接近尾声。战斗现在集中到旗舰“白鸟”号的周围。我们舰队出发时的126艘船,现在只剩下了33艘,我们所有的船围在一起,做着最后的抵抗,我们旗帜依旧在桅杆上飘扬。

                                “没有必要再继续了,同伴们已经死的够多了。”西福尔船长似乎在自言自语。

                                “可船长您说过,如果我们落到金发王的手里,他一定会让我们痛不欲生才会满足,我们绝不能投降。”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是啊,是不能投降,那就逃吧,让我们的舰船都跟在‘白鸟’号的后面,飞快的逃。”说完这些,西福尔船长做出了一个让人惊异的举动。他推开了舵手,亲自操纵着“白鸟”号向着前方的敌舰撞去。
                                金发王的水手们似乎认为他们已经胜利了,剩下的,只是杀光我们,缴获我们的舰船而已,完全没有料到“白鸟”号的这个举动。

                                “白鸟”号自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北洲海洋上的霸主,当它发出这最后一次咆哮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挡住它。而桨手们也已经完全了解了船长的心意,他们将自己所剩余的全部力量都用了出来,“白鸟”号如箭一般射了出去。

                                “轰”的一声巨响,挡在“白鸟”号面前的舰船被从中劈作两半,而“白鸟”号则穿了过去。我们所有还可以行动的舰船都明白过来,紧紧跟在“白鸟”号后面。
                                也许是被“白鸟”号必死的决心所震撼,金发王的舰队让开了一条路。最终,我们有九艘船逃了出来。

                                “我一生都与这片海洋为伴,离开了她,我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剩下的工作就交给你了。”还没有容我做出反应,西福尔船长这位曾经北洲海洋的主人就跳入了陪伴其一生的海水里。

                                乌尔夫斯坦的航海日记关于哈福德海峡之战的记载到此就算结束了,然而我却想还多写上几句。

                                从哈福德海峡逃走的乌尔夫斯坦率领着剩余的九艘船一路向北航行,但在那天夜幕降临的时候,风暴大作,一连就是四天,几艘负伤的船只都沉没了,待到风暴结束,他所率领的只剩下了四艘船,更糟糕的是,他们在暴风中完全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大陆在什么方向。

                                他们放出了船上仅有的3只渡鸦,前两只都在盘旋几圈后飞回了舰船,而最后一只在犹豫一阵后飞向了东方,从而为他们指出了陆地的方向。

                                接下来是一段艰苦的航行,他们终于在弹尽粮绝之前回到了北洲大陆,而乌尔夫斯坦的航海日记到此也全部结束,没有人知道他们后来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

                                至于跳海自杀的西福尔船长,有人说他并没有死,而是凭借着本能游回了大陆,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过完了余生。但这些传闻都完全没有证据。就他而言,我们仍处于真正史实的门槛之外,就象其他的传奇英雄一样。

                                全文完

                                #17702
                                头像基路柏
                                参与者

                                  说实话我对这些海盗的忠诚和纪律性真的很惊讶,我以为海盗的效忠对象是强权和金钱。在战局中保持良好队形,而且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投降或溃散,一直保持战斗到最后。这个好像是正规军啊。再说获胜方海盗一定要占尽杀绝吗,一般不是会俘虏船和人啊。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6-30 (共 39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