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恐怕还不能说针对性过强吧。17世纪近战威胁主要来自长矛手,对付它四分之三甲还是不错的。再者说重骑兵们都有手枪,近战威胁也不如冷兵器时代大。其实17世纪盔甲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以重点防护代替过去的全面防护,这也体现了当时作战方式的变化。
重型骑士只要从马上摔倒,任何人都可以从容地走上去掀开他的面罩这种场景还是不多见的。克莱西和阿金库尔特是由于泥泞,落马的骑士站不起来才导至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情况下,骑士落马后只要不摔伤,还是能站起来继续战斗,绝没有那种倒地后一个人还爬不起来的夸张表现。
重甲的移动性能要分几个方面看,一般来说,16世纪的全身甲和17世纪的四分之三甲重量约在30公斤左右(这里指实战铠甲),这个重量,马匹还是可以负担的,当然了,你不能指望它能和轻骑兵一样作长距离的高速机动,但战场机动性还是不错的。另一方面,全身甲和由其发展来的四分之三甲在人机工程上做得比较好,铠甲的重量是由全身承担,而不像锁甲和札甲重量全部由双肩承担,因此,如果进行持久战,其疲劳度更小。
一战时研制的铠甲应该算现代单兵防护研究的开端,不过我觉得那时的铠甲还是属于古典式铠甲的泛筹,材料上没有突破,仍是钢装甲,要给步兵用的话太重,因此多数都停留在实验阶段。真正义意上的现代铠甲是以凯夫拉、芳纶等高强轻质的聚合物为材料,以极高的密度“织”出来的。虽然一提到“织”有朋友就联想到锁甲或札甲,其实凯夫拉防弹甲更像板甲,它是以更轻的材料达到板甲的整体结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