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气道的历史[zt]

天人论坛 相关资料与背景 奇幻资料 合气道的历史[zt]

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2612
    头像x.x
    参与者

      合气的由来

        合气这个名词被使用於武术界,据如是散见於近世的剑术传书中。例如宽政12年的『剑术秘传独修行』(原述),书中提到「双方充满盛气面对面站立著,是谓相对立。」。还有,中西是助在文政五年(1822)所撰,其后出版的「一刀流兵法韬袍起源考」书中写著「面对敌人、合气,怀著非胜不可的心情与敌人较劲的话,即使费尽心力,仍难学得兵法。」书中大多把合气的意思用於所谓持有互相充实的力量,而应用於对峙的状态上。关於这种诠释法,其他武术传书也共同使用著。在高野佐三郎所著的「剑道」这本书中,提到「解除合气来战斗是重要的」,後来虽在剑术书中没有被用作积极的意思,但却被当作是应该注意的事项而记录下来。因此,进入明治时代,发现和剑术书不同的合气之术或关於合气术的解说文献,被赋予正面的评价。

        明治25年(1892)在东京出版的『合气之术』(武骨居士著),被认为是与合气有关的最古老发行物。其中举出合气之术的重要内涵是「读敌心术」和「吆喝的气合」。前者是指当敌人将要打来时,应先窥知其想法,或迅速避开敌人的攻击,也就是制敌於先。後者是指藉由称为「攻击敌人的心胸」、「无形锐利之神剑」的「施合气之术相关的猎获物」之磨练,可以打倒各方豪杰的方法。

        明治29年(1896),在井口松之助所写的「死活自在接骨疗法柔术生理书」中的「柔术极意口传」章中,有「满足合气心气的说法」一项,提到「谈论此合气心气来满足气的事,在其他书上也有详细的解说」。同年37年(1904),在大阪发行的望月马太郎写的『至诚至爱』书中,在「气合之事」中有一项,「气合假如是武术精髓的话,有人说先辈们以此为彻底悟道的妙术,也有传言武术死活在气合,因此所谓剑道极意的秘诀,或剑法秘诀合气之术这类书籍早已经成品出版了。」由以上的各文献中可以看出,明治中期以後,合气这个名词以类似合气之术这种正面评价,在武道家以及武术相关人士间时常被谈论著。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大正时期,在各种武术书中能看到类似气合的所谓合气这种词汇,他们的意义大都与前述「合气之术」相近,都在於透过气合和读心术来先发制敌,是後在武术爱好者间将形成一股安静的热潮。

        今日普及的合气道,始祖虽是植芝盛平,其源流乃是以武田惚角先生为中兴始祖的大东流合气柔术为中枢。大东流柔术在大正後期将流派名称改为大东流合气柔术。记载大东流更改名称的文献有大正11年(1922)武田给予门人植芝的目录「合气柔术秘传奥丁之事」及武田的门人簿「英名录」。

        到目前为止,称为大东流合气柔术这个名称的记载并不明确。依据「英名录」记载,植芝「从大正11年4月28日到周年9月15曰,在京都府下何鹿郡绫部町的别墅,跟著武田老师学习大东流合气柔术。」书中也有植芝的签名和盖章。这一年,武田惚角异乎寻常没有带著妻子和儿子时宗(现在的大东流合气武道本家)在身边,而独自在绫部停留了五个月,其间於植芝的住宅指导海军中将浅野正恭属下的军人、剑道教师和大本教关系人等大东流合气柔术。根据前述的目录记载,武田在这段期间将「全部一百一十八条、合气之术三十条、秘传奥丁三十六条」从头到尾教了二十二遍。同年9月5日,惚角还同意植芝为大东流合气柔术的传人。

        这次离家对惚角来说,不只是破例,时间也很长,从武田给予植芝目录,及答应植芝代替他传授武术等事看来,可知武田与植芝师生关系的密切。这件事从大本教的出口王仁三郎所描述的,当惚角离去时,以巨额谢礼赠给植芝这件事来推测,关於大东流柔术的更名事件,到底是谁提出的,至今仍一无所悉。事实上植芝即有可能是首先提议更改大东流「合气」名称的人,从他日後离开武田惚角的大东流而另创「皇武会」(合气道的前身)可略知一二,但是从当时他与惚角师生间的关系来考量,这种说法很难成立。因此,与其相信前述的说法,不如说是出自出口的大本教接受武田指导的高度教养之单人们,并以前述「合气之术」的热潮为背景,来考量其对於大东流柔术的更名是否有著什堋样的关系比较贴切。根据武田的学生们的说法,武田说对初次见面的人使自己充满「吆喝声」、「气合」(运气所发的声)可以拥有看透那人社会地位和过去等等的好像「读心术」般的灵力。因为这正是所谓『合气之术』的特色。
       

      合气道简史

      合气道的源流

        合气道的开山始祖植芝盛平先生从大正时代初期就开始学习起倒流柔术,柳生流柔术,大东流柔术等许多古流柔术,其中以剑术,枪术著称。据说与大东流柔术结合后,便开始称为合气道。大东流柔术源自德川时代的会津藩,此武艺为祖传,不授外姓。明治时代作为会津藩“士”(官职的一种)的武田忽角从会津藩的家老西乡赖母处习得。但是有关大东流的继承和发展过程,迷点还很多,到今天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

        大正八年植芝盛平先生在京都绫部遇到了出口王仁三郎。出口王仁三郎是属于大本教的。大本教当时在宗教界非常引人注目。

        从此植芝盛平开始进入精神修行,在进行大本教修行的同时还潜心研究灵学和古典古籍,给合气道在精神方面以极大的影响。

      从合气柔术到合气道

        植芝盛平在大正十一年将精心开创的武道冠以“合气”二字。之后他在京都绫部及茨城县岩间修行之中悟出了“武道的根本是神之爱,是万有爱护之精神”。于是植芝先生说道:“武道就是将挥舞手臂和凶器的对手击倒在地,不是用武器等物破坏世界。”“真正的武道是调整宇宙之气,保卫世界的和平,保护万物的正常生产”。

        就这样,植芝先生的武术就成了武道昭和十七年正式称呼为“合气道”。从此合气道作为全世界共同的“人类美知”,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

      日本的武术与时代背景

        日本武术,包含柔术与剑术在内,在武家时代最为兴旺发达,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西化政策,合气道陷入困境并经受了严峻考验。

        嘉纳治五郎是柔道的开山门人,这时,他将日本武术改组成近代的“日本传柔道”。“日本传柔道”作为全新的武道,大众化的体育运动,得到全世界的响应,并普及到世界各国。

        另一方面,合气道的情况怎么样呢?开山祖师植芝盛平对武道的态度是非常注重精神方面因素的,有一段时期,如果没有知名人士的介绍信,是不会被收为入门弟子的。以上种种因素使合气道经历了一段时间才为大众所认识。直到战争结束后,随着近代有组织的活动的形式的发展,对道场的经营也近代化和组织化了。这时,合气道以演武形式出现,其技术动作就向大众公开了。

        日本传统武术,自古以来都是严格保守秘密的,传人的方式也是秘传。习惯上从不公开。而合气道在技术上向大众公开,这不可不说是划时代的大事件。

        从昭和三十年起,日本各地方的镇的道场,学校以及企业都开设了道场。合气道作为老弱男女都适宜的健身体育,大大的得到普及。目前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0万人参加合气道的练习。(包括我国的上海,香港以及台湾)

      大东流柔术

        大东流合气柔术中兴之祖武田惚角源正义先生,是日本近代武术界中颇富传奇性的人物,一生充满许多神秘的传说,有会津小天狗的外号,所谓天狗,相信对日本文化有接独的人都知道,那是指一种在山中会法术或魔法的一种有著大鼻子像人的生物,所以武田先生有这个外号,表示其武功的境界有如魔法一般的神奇。有趣的是当时日本柔术界有三位以柔克刚的著名武术家,都与大东流合气柔术有关,而且个子都长的矮小。

        这三位分别是西乡赖母的养子–西乡四郎;西乡赖母的弟子,被称为大东流中兴之祖的武田惚角;以及武田惚角之徒,合道道道祖――植芝盛平先生。西乡四郎据说只有153公分高,其养父西乡赖母有“三尺达摩” 的外号,想来也高不到那里去,而植芝盛平氏也只有156公分高,其师武田惚角先生也是矮个子,仔细推究起来很令人玩味。因为我突然想到中国的八极拳的神枪李书文及以崩拳出名的形意名家郭云深,这二人也是身高不高的人士,难道矮个子练武比较有成就吗?
       

        武田惚角先生,战国甲斐武田氏的后裔,会津藩藩士,于万延元年(西元1860年)10月10日在日本福岛县会津坡下町(即会津御池伊势宫武田屋敷 )出生,柔道创始者――嘉纳治五郎也在同一年出生。无独有偶的,日本二位柔术大师都出生在同一年。

        武田先生八岁时庆应四年(西元1868年),日本政府军为了攻打德川幕府的残馀部队,集结全部兵力围攻会幕府最大武力的根据地――会津藩,暴发了戊辰战争,在这场日本内战中,会津藩中少年藩士所组成343名的白虎队在8月22日与猪苗代所领导的政府军发生激战。不久西军攻入若松城,在城下町放火,紧急回师救援的白虎队在饭盛山上见到火起,误以为本城已被攻陷,集体在饭盛山自刎,只有一人被路过的路人救回,其他全部身亡。因为这个事件,使的当时日本人对会津藩士那种质朴刚健的忍耐力及诚实的态度十分称赞,这个事件也给武田先生年幼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武田先生小时候就由父亲–武田惚吉教授剑术、棒术、相扑、及大东流小具足的技法。待年纪稍大,又在会津坡下的涉谷东马学习小野一刀流,13岁向幕末名剑士――直心影流的神原键吉的弟子学习剑术。明治十年(西元1877年)前往大阪的镜新明智流之桃井春藏所开设的道场学习,得到许多教授。从此以后武田先生带者神原键吉的介绍信到处与各地各流派的武术家比试或学习,很快的就得到了”会津小天狗”的名号。

        因为武田家世代都是神职人员,所以从小惚角先生就与其兄惚胜一同接受父亲惚吉的神学指导,不过惚角先不喜欢念书,反而对武术一道十分有兴趣也就逐渐沈迷下去,武学修养也愈来愈深。

        终于决定惚角先生的命运之日来到。在明治八年(西元1875年)惚角先生随著父亲一同到福岛县东白川郡都古别神社拜访担任官司的保科近真,准备让惚角向近真学习如何担任神社神官的各种学问。那时惚角先生的大哥惚胜己经去世,所以惚角必须承继父职学习神职工作。

        保科近真是谁呢?保科近真就是原来会津藩首席家老–西乡赖母本人,在戊辰战争之后改回祖先的原姓–保科,并改名为近真。近真本人不但曾向惚角的祖父–惚右卫门学习大东流小具足(一种柔术)武术及日本阴阳道的学问,而还精通历代会津藩主所继承的御式内的武艺,是御式内武术的保存者,虽然惚角先生向保科近真学习神职学问,其实真正吸引他的反倒是保科近真的御式内的武术。

        不久,日本在日治10年(1877年)发生了被称为西南战争的内战,西乡盛隆主张征韩论而与明治新政府的大久保利通不合,致而发生战争,惚角仰慕西乡隆盛的为人,放弃了继续学习神官的工作,首途九州。没有料到,当惚角到达九州时,尚未有机会加入西乡隆盛的军队,西南战争就已经结束了,而且西乡盛隆(1827-1877)本人也已自杀身亡。

        未能达成心愿的惚角先生,为了谋生只好加入杂技团,到日本各地巡回表演,并藉这个机会与流球空手道高手及擅长当身技的柳生心眼流师范决斗,都获得胜利。

        明治十二年(西元1879年)春天,惚角先生19岁在熊本城的枪术道场以教授学生枪术赚取学费来谋生,因为惚角喜欢棒术,也以剑道中的突剌为其得意招式,加上他比武曾多次得胜,心中不免感到很骄傲,有一回在教授课程结束后,要三位学生手持真枪向自己攻击,自已则持著木刀,当三位学生持枪剌向惚角,惚角很快的挡开了三人的突剌,以木刀砍断了其中一位学生的枪柄,没有想到折断的枪柄居然反弹,打中了惚角的嘴,而且打断了门牙。这件事使惚角觉得没有面子留在道场中,只好离开道场而住在旅馆中修养。

        住了没有多久,金钱很快的用光了,而且付不出旅馆的住宿费,只好用教授年轻人学习手里剑(飞镖)来赚钱维生。有一天当他指导学生时时,旁观的群众中有一位左手左脚路都麻痹的男人,对惚角的技术感到到好笑。惚角心里十分不服气的上前质问他嘲笑的原因。那位男人笑著回答说:「以尖锐的东西剌穿物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说著就拿出铜钱向木制的靶上丢去,居然射入木板,而且有一半以上的面积在木板中,接著这位男子同样地又向木板射了数枚铜钱,都是同样的结果,他用手指很轻松地把这些钱都拔出来,再把铜钱射入木板中,如此连续数次。

        对于这样高明的技术,令惚角惊奇不已,马上向那位男子请求指导以后三天内,不断地练习这项技术,可是一次也无法如那位男子一般,把钱射入木板中。到了第四天,那位男子突然不告而别,惚角到处打听寻找都没有找著。

        后来旅馆的人告诉他,传说在宫崎日南市有一位名叫鹈户明神的神仙,常常为了惩戒那些心术不正或是狂妄自大的人,而化身为猿子或是山伏来教训这些人。这时惚角才觉悟到自己太过骄傲了,从此以后谨慎言行,并常以这个故事告诫他的弟子引以为戒。

        后来为了希望能见到日向的鹈户明神,在明治12年(1879年)7月惚角做了为期7日的参笼祈愿的断盐修行,到了第7天,他被突然出现的修验道的老行者带到吾平山中去。这位修行者自称自己是「鹈户权现」,同时让惚角见识他能呼风唤雨的神力,以后惚角就跟著这位行者修习密教,但在半个月后那位老人就不见了。有了这次体会之后惚角觉悟到从前自己一昧求胜利的武术修行是错的,从此专心修习密教的奥义,同时徒步到各地的密教道场或灵山参访。

        明治13年(1880年) 保科近真跟著前会津藩主松平容保前往日光东照宫担任神官;同年8月惚角先生也到东照宫做保科近真的助手,做一些挑水,打扫庭院及烧洗澡水的工作。闲暇之馀,向保科先生学习御内式的大东流武术,而且到附近的二荒山持续修行密教心法。

        平日,惚角都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回来,有一次偷懒,改去近一些地方挑水,倒入茶壶中烧煮,近真先生连茶壶艺都没有打开就知道这不是平时挑来的水,马上斥责惚角马上换过重新去挑水。近真并常时突然出现在惚角的身后,大声向惚角喝斥:「惚角当心!!」惚角就在保科近真如此严励的督导下踏上修学之路。

        明治20年(1887年)以后,惚角27岁,开始于日本各地教授武术,根据后来留下来的英名录上记载,惚角的弟子有大臣、军官、警察署长等社会有地位的人,甚至海陆军大臣――西乡从道都曾向惚角学习过。所谓英名录指的是记载向惚角学习武术的弟子的名册。

        明治31年(1898年)惚角前往伊达郡的灵山神社参访时,意外发现保科近真在此神社任职。师徒分离数年能再重逢是件值高兴的事,近真高兴之馀,便将御式内及向惚角祖父学习大东流小具足柔术的奥义都传给了惚角,并命惚角继承会津藩代代相传的奥传。

        后来近真于惚角的英名录提了一首诗: 「手拍河流水无踪,水起涟漪即无影。」

        此后惚角就以大东流柔术与小野一刀流两个流派为主,到日本全国各地传授武艺。到了大正11年(1922年)惚角将大东流柔术改名称为大东流合气柔术,跟随惚角学习武术的人非常多,但得其认可可以代他传艺的师范免许却不到二十人。第一位得到惚角的师范认可的佐藤完实,此后比较名的有江秀太郎、三上富治、崛川幸道、佐川幸义、吉田幸太郎、松田丰作、前菊太郎、植芝盛平、久琢磨及山本角义等人。

        其中植芝盛平后来另创合气道,道场近布世界各地,成为合气道道祖,也使合气道之名广为世人所知。另外久琢磨则得到惚角全部大东流奥义的传授(皆传之事),还有刀根馆正雄也得到皆传之事,但比较不为为世人所知人知,而少为人知合气二刀流的剑术则只传给了佐川幸义、久琢磨、山本角义等少数人而已。

        到了昭和7年(1932年)惚角决定由其三子时宗(清吉)做为武田家的继承人,并于9月为其入籍为嫡子。其后惚角继续在日本各地活跃著,最后于在昭和18年(1943年)于客死于日本北海道青森县,享年83岁。遗体葬于羽黑山的西林寺,他的墓前的石制的线香台上刻著自战国时代令群雄心惊武田家的菱形家纹。

        惚角去世后,其子武田时宗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昭和29年(1954年)于北海道网走设立大东馆道场,把大东流合气柔术与小野一刀流剑术合并称为新大东流合气道,致力于培肓门徒的工作。后来于平成5年12月过世,目前武田家为其长女京子之夫武田正修继承宗家之位。

        根据正德四年(1714年)所著作的「本朝武艺小传」中,以及天保十四年(1843年)的著作――「新选武道流祖录」中都明白记载著:「在永历年间至治承年间(1160年――1180年),中国的高僧「兀庵禅师」归化日本。他在镰仓禅寺,教导弟子修行佛法时,附带指导弟子一种修行的补助手法,此种技术被称为「仁王调练」,是种体操,做为佛门弟子的健身之用。

        后来被镰仓幕府的第一代大将军「源赖朝」发现,于是邀请兀庵禅师到幕府里传授他的技法及中国拳法给源氏的子弟兵,以后此种武术便成为源氏一门之门外不出的秘密武术。

        合气柔术相较于日本其他之武道更重视呼吸法(即中国所谓的气功)可能就源之于此。至于兀庵禅师是属于中国佛教那一派的高僧,根据对日本的影响以及年代,推测可能是天台宗或是黄檗宗。日本在唐时由与日本东密始祖――空海同时渡海到唐的日本天台宗与台密的始祖最澄到中国学天台宗之后,天台宗在日本一直是日本佛教重要的一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所教授的大小止观是非常精要的禅坐法,一般佛教禅坐法皆不出其教授的范围。

        而黄檗宗是中国的佛教禅宗的宗名,唐朝贞元五年正干禅师在此开山,后来希运禅师住此山中,黄檗宗之名大著,此后便成为禅宗临济宗一派的大道场,此后黄檗宗在宋代大盛,日本僧人多来此参访,甚至在明朝永历年起就陆续有黄檗宗僧人如蕴谦,戒琬,超元,澄一等人赴日。到了明末时更有隐元禅师等人到日本开创黄檗宗,黄檗宗高僧大都文武皆精,于武学及佛法均有修持,影响日本佛教与武术十分深远。

        合气武术等日本武学除重视技法修习外,对精神锻链也十分注重,想必与宗教,特别是佛道二家有一定关系在。

        西乡赖母这一位人物在近代日本历史上名气比在其合气道上的名气要来响亮。为何如此说呢?如果说武田惚角是大东流合气柔术的中兴之祖,其弟子植芝盛平是合气道的创始者的话,那西乡赖母可以说是大东流合气柔术的整理集合者,也就是说在西乡赖母手中大东流才大致形成目前所看到这个模样。不过这一段历史并不很清楚,日本方面也正在收集资料考证中。

        会津藩原本是战国大名武田信玄后代承继,但是后来武田家因故,由松平家的松平正容继任藩主,德川幕府的创始者德川家康原名松平元康,所以松平家等于是德川将军家的家族,与德川家关系非常好。因此在会津藩在松平历代藩主的努力下收集各种日本武术、兵法、甚至仙道密教的修练方法融合一起将其体系化及组织化而成为一门没有德川幕府将军家没有同意不能外流的会津御式内,即御留流的武艺,而这种武术以后就成为大东流的技艺骨干,因为日本位于亚洲最东方,有日出之国的称呼,故为极东;而当时日本人有主张以日本为首成立后来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这种武术被命名为大东流。

        幕末时代会津藩最后一任藩主松平容保为藩主时,这些工作便落在首席大老西乡赖母担任。当时日本国内分为二派,一派是维护幕府政权的佐幕派,另一派为主张天皇当政的勤王派。会津藩与德川幕府家关系密切,自然成为佐幕派,在幕末时代为了维护京都的治安,当时天皇应将军之请,下诏书请会津藩入京守卫。西乡赖母深知时代潮流必定会成为天皇当政的时代,力劝藩主不可答应,他用”背著柴火,投入火窟中”比喻力谏,但松平容保仍执意遵守皇命,上京守卫京都治安。

        结果在京都,会津藩为了执行勤务,与勤王派的长州藩,萨摩藩产生许多次冲突,种下以后长萨二藩与会津之仇,会津藩逐渐成为佐幕派的首脑,这个因素也埋下了会津藩败亡的主要原因。

        西元1866年一月,在土佐藩藩士坂本龙马的努力,长州与萨摩二藩抛弃前嫌,结为同盟,共同致力于倒幕工作,终于在1867年十月,明治天皇顺利得到政权,日本史称为大政奉还,一些原来的佐幕派人士纷纷聚集到会津藩继续与新政府对峙,终于在明治元年,西元1868年发生戊辰战争,以长州萨摩二藩为主力的新政府军以新式武器合力攻打旧势力的会津藩;当时会津藩的军事总指挥就是西乡赖母。

        西乡赖母预知时代潮流必会如此,所以当年劝谏年轻的松平藩主不接受京都守卫一职,因为接受以后必会得到这种结果,但事已至此,只好负起重责将当时会津藩的兵力依藩士的年纪大小分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支部队抵抗新政府的联军,终于抵挡不住时代的潮流而被勤王的洪流历史洪流所淹没,会津藩百姓战死的,自杀的人数十分多,最后连女子也拿著长刀作战,埋骨沙场。卫视中文台有一次播放白虎队的影片,就是在描述这一段悲壮的历史。

        战败后,松平容保藩主及家老西乡赖母为了负起责任,避免因他们自杀,追究罪首时会牵连到下面未死的无辜者,接受新政府的处分,被发配到日光东照宫担任神舍宫司,日光东照宫便是德川幕府第一任将军德川家康的灵位奉安之所。而会津藩全部人员都被下令迁移流放到其他地方,但会津藩百姓深信自身是因为当时遵守天皇之命到京都去尽责,竟受到这种悲惨结果,于是会津藩的百姓便怀著屈辱,含著眼泪离开了自己的出身地,推测大东流的技法,可能也因此并没有完成最后的整理工作,而且许多奥传技术也因此失传,大东流也因传承者不同,逐渐分为许多流派,也使大东流合气柔术的历史陷人许多无法考证或是空白的地方。

        西乡赖母后来改名为西乡近直,后又复姓为保科近真,成为此一技术的主要传人,大东流中兴之祖武田惚角及其父惚吉就是得到其传授而得到会津藩御式内的技艺。西乡赖母的儿女在战争中都死亡,后来收了一位养子–志田四郎,西乡家才得以逐渐复兴,而志田四郎就是以后的被称为柔道创始人嘉纳治五郎讲道馆草创时期四大天王之一,以山岚一技威震日本武术界的西乡四郎,日本小说称他为姿三四郎。

        也许是因为战争的洗礼,或是西乡赖母承受著会津藩失败屈辱是他未尽家老之责所造成的耻辱,是为武士之耻。加上其传人武田惚角原也是会津藩士,也背负承继此一历史命运的折磨,而四处流浪,居无定所所以造成合气道这一段历史的不明确。因此大部份的合气道书上对于合气道这一段历史总会出现”不明确,有待后人考证”等字眼来说明这个状况。
       

      古流合气柔术

        有关合气道的历史,因史料缺乏,目前并没有很充份的资料,有待以后学者专家来补充,这里只就我所收集来的资料略述其要。现在的合气道系以「大东流合气柔术」为其骨干,再加入其他日本的武术,如枪法,剑道等武术而成的。所谓大东流合气柔术是日本众多柔术中的一个派别,据说其创始者为日本清和天皇的第六太子(贞纯亲王),经过亲王之长子轻基传入武士源家(源家有名的武士有源赖朝,源义经等人)代代相传,传到源义家的弟弟新罗三郎义光时,奠定了合气道的基础。

        据说义光因为看到蜘蛛用很细小的蜘蛛丝很巧妙的捕捉很大的昆虫,得到合气道技法的启示,而且还将战死者或死囚的尸体予以解剖,检查并研究人体的构造。因为义光曾在滋贺县建立大型的武道馆被称为「大东之馆」,于是被命名大东流。到了义光之次子义清定居于甲斐之武田,改姓为武田后,大东流合气柔术便在武田家代代相传。所谓武田家便是日本战国时代赫赫有名的武田信玄一族。
       

        另外大东流之名的来源有另一个说法,就是在武田家第二十五世武田信友时,有一位忠臣名叫「大东久之助」,是合气柔术的高手,为武田家建立许多辉煌的战功后,不幸阵亡于君主的马前,信友痛失忠臣之馀,为表彰其功劳故以其姓「大东」将此种武术命名为「大东流」。

        到了天正三年(1575年)武田信玄之子武田胜赖于长

    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