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关于骑兵的讨论,想看看这里高人的意见

天人论坛 奇幻文学与艺术 文学讨论 一次关于骑兵的讨论,想看看这里高人的意见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6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414
    头像x.x
    参与者

      本来是在一个专业差距较远的地方发生的,对方是一个游戏汉化论坛,翻译了文明这样的作品,有一点稍微喜欢历史的人。看到了一个帖子,本来自己是当灌水潦草应付的,没想到里面还有人颇犟,结果一来一回扯了不少东西。

      自己已经觉得没多少理由再陪他耗了,不过毕竟学问不精,知道自己必然也有错,放到这里来让大家过目,俗话旁观者清。希望能得到更多中肯的评价,批评也无妨,只求高人指点。其中一张图片就是借用这里的,汗。


      << 1 2 >>
      作者: 标题: 骑兵的悲哀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lt
      版主

      发贴: 458 篇

      积分: 548 分

      骑兵的悲哀

      悲剧一:落瓦鲁战役
      公元1452年,英法百年战争之后,法国南北贵分裂,一方拥戴国王查理七世,一方拥戴太子路易,激化的双方在落瓦鲁地区发生战争。太子方以5000重装骑兵为主力,国王方以8000长枪兵和弓箭手为主力,战斗开始后重装骑兵在树林般的长枪兵面毫无还手之力,无法冲破国王军本阵,加之重装骑兵回转迟缓,在两翼又遭到了迂回埋伏在树林中的弓箭手的猛烈射击,全军覆没,国王军得到了压倒性胜利。

      悲剧二:胡司战争
      公元1419年7月,捷克发生以脱离神圣罗马帝国为目的的胡司战争,帝国派遣十字军进行镇压,起义的胡司党人用铁链栓连的野战炮炮车,作为活动的堡垒,前后五次的十字军都在炮车阵前遭到挫败,厚重的骑兵盔甲终究没能挡住带着火花的炮弹,迅猛的骑兵突击也被阻挡在连环炮车之前,最后起义军对精疲力竭,损失惨重的骑兵发动了进弓,结果十字军全军覆没。

      悲剧三:长筱之战
      公元1575年4月,日本战国时代,武田家武田胜赖率以30000骑兵为主力围攻达德川家长筱城,尾张织田信长与德川家联军70000前往救援(有种说法实际只有15000人到达战场),联军到达长筱城后在城西一里半的设乐原布阵,并隔着吾连川修建了拦马栅和壕沟,7月8日,联军夜袭鹫巢山武田军粮库,武田于第二日从清井田方向渡过吾连川以30000骑兵主力向联军发动进攻,但被阻挡在拦马栅前,联军以3000火枪兵分三排在拦马栅后向武田军轮流射击,之后又以步兵从两翼包抄,结果一天之内30000骑兵全部战死,(日本人也真是奇怪,到没有俘虏)。

      以前总是在电影和小说中看到骑兵是如何如何的无敌,如何如何的厉害,但现在看来也都是言过其实,大概是因为骑兵能骑马很帅吧,所以那些小说,电影的作者编导就觉得骑兵很厉害吧,呵呵

      战队论坛


      XII.SS


      http://211.162.31.56/bbs/list.asp?boardid=7

      2003-6-10 09:06 AM 评分 —- -2 -1 +1 +2 +3

      axedragon
      准尉

      发贴: 217 篇

      积分: 910 分

      不是因为骑马很帅,而是因为在欧洲,骑马的是贵族和骑士,是职业军人,联队的中坚。普通士兵只能做步兵。

      2003-6-10 10:54 PM 评分 —- -2 -1 +1 +2 +3

      ghj1976
      上士

      发贴: 361 篇

      积分: 424 分

      来自: 北京

      任何兵种运用也要考虑地形天气呀

      2003-6-12 04:46 PM 评分 —- -2 -1 +1 +2 +3

      ayun
      龙骑士

      发贴: 3362 篇

      积分: 5404 分

      没有骑兵的部队 没有突击的能力
      只能被动的防守

      当我的心象大海般宽阔时
      我发现我已经一无所有

      终于给自己的主页找到新家了 太高兴了 欢迎各位前去捧场

      2003-6-13 01:12 PM 评分 —- -2 -1 +1 +2 +3

      axedragon
      准尉

      发贴: 217 篇

      积分: 910 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yun at 2003-6-13 01:12 PM:
      没有骑兵的部队 没有突击的能力
      只能被动的防守

      没有突击的力量,并不是没有攻击的力量,骑兵尤其是早期的冲锋型的骑兵,作用是用来突击没有准备的敌人,不是用于攻击防卫森严的步兵阵地。在欧洲的很多战役中,都是步兵为主角的。只要步兵的装备合适,训练有

      #18688
      头像玖羽
      参与者

        比上回魔界那帮人还小白

        以上。

        #18689
        头像
        参与者

          没仔细看,不过对于法国三次负与英格兰长弓兵,恐怕不是各位想的那样,一定是长弓兵比起骑兵来就怎么怎么厉害。

          法兰西骑士尽管骁勇善战,但其实其纪律性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而且要命的是法兰西人的脑袋又是那么的顽固,深信着战斗就是骑士间面对面的互相砍杀,所以才会三次都对英格兰的长弓兵进行正面冲锋,结果是不言而喻。
          比如克雷西战役,大部分步兵并未到达战场,骑兵也在陆续到达之中,菲利普本想等部队集结完毕之后于第二天再发动攻击,但是先前到达的长矛兵将领却坚持要发动进攻,菲利普只得在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顺从了那些将领的要求――多奇怪,一位君主居然控制不住自己的部队!于是他先用弓弩兵打前战,结果占据了有利地形的英格兰人用射程长的多的多的长弓击溃了这些弓弩兵,照道理应该让弓弩手完全撤下来,第二线的长矛兵们才能进攻,可是目无纪律的法兰西长矛兵高嚷着:“别让那些胆小鬼挡道!”就冲了上去,结果两批人撞到一起,混乱不堪,长弓如雨落到人群中间。更夸张的是,看到如此混乱糟糕的境地,法兰西的骑兵愚蠢的跟着冲了上去,结果是乱上加乱,尽管骑兵们最后越过了那些混乱的阵线,可是没有组织没有战术的直接冲锋导致战马纷纷倒地,始终未能到达长弓兵的阵线前,于是重甲的骑士们勇敢而又愚蠢的冒着箭雨转去攻击英格兰人阵线后方的步行骑士――但事实证明,在一支精心编组的重型步兵前,骑兵是占据不了任何优势的,结果不言而喻,法兰西人伤亡惨重,但菲利普甚至连预备队都没使用――又是一处败笔。

          事实上看看英格兰人国内自己的内战就很清楚,双方除了弓箭互相射击,骑兵下马正面冲击……几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战术方法,《西方战争艺术》就一针见血的指出,英格兰的战术甚至连古代的那些战争大师都打不赢,但偏偏就是世界上还有法兰西那么愚蠢的军队,英格兰人根据其特别和缺陷精心编组了军队队型,让每次都乱哄哄的正面冲锋的法兰西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要是法兰西人聪明点,那么他们就可以用数量巨大的骑兵利用其机动性强的特点,调动英格兰人,使其本来就少的兵力不得不分散开来,而后运用迂回突击等等骑兵的正确战术进行攻击;要么就是集中力量击溃英格兰人的长弓手,就算损失巨大,但法兰西人占据优势的兵力很容易就抵消掉这种损失,而缺少长矛兵的英格兰人却很难对付四面八方的骑兵的攻击――事实上在英格兰同苏格兰人的内战中,这种战术就被经常运用着,比如留克特拉战役,英格兰人布置在侧翼的长弓兵给予苏格兰人很大的杀伤,但苏格兰的罗波特国王立即动用了预备队,500名重骑兵,冲散了长弓兵,取得了大胜。而法兰西人却从来没有运用过这种战术,总是硬碰硬的对总是占据了有利的高处地形并处于防御状态的英格兰人冲锋――比如克雷西战役,菲利普应该果断的用预备队对英格兰人的长弓兵进行攻击,只可惜他也过于相信自己的骑士们了。
          于是法兰西人于是我们只能说不是骑兵不如长弓兵,是由于法兰西人愚蠢才会导致英格兰人的胜利。

          关于骑兵与步兵究竟谁强谁弱的问题,根本不必去辨证,没有绝对的,这里我想很多人都说过不止一次了,关键是看战术的安排是否妥当,不过真要比的话――只在单纯的兵种间的比较――那么组织良好训练有素的重步兵可以在防御状态下战胜重骑兵,重骑兵可以战胜轻步兵(就是指弓箭手一类的兵种),轻步兵可以战胜轻骑兵,轻骑兵可以战胜重步兵与重骑兵――不过这是中世纪战争的一个总结而言,不是绝对,也不适用日后的战争。

          也就是说,骑兵对未成阵列和混乱的步兵进行攻击最有效果,如果能先用步兵(轻步兵与重步兵)把对方的阵型打乱,那么骑兵几乎是无敌的,而许多骑兵战术――比如迂回侧击,其目的也是如此,只要敌人一混乱,那么在速度和机动及冲击力都占优的骑兵,很轻松的就能搞定这些步兵。那么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骑兵做为主要兵种存在了那么长的时间了。

          还有旋转射击方法,那种骑兵叫什么呢?叫手枪骑兵,没错,这种骑兵在与步兵火枪手作战时似乎是有那么种射击速率更快的优点,但事实上,手枪那么短的射程,怎么与威力更大精度更高射程更远的步兵火枪相比?恐怕还没到达有效射程之内就死伤累累了,他们的那种优点更多的是对付长矛兵,因为骑兵对长矛兵毫无优势,但要是面对火枪手,那么其战术是直接用马刀冲锋,利用火枪手速率低的缺点迅速穿过火力网,那么轻装的火枪手根本抵御不了。
          手枪骑兵拥有重、轻骑兵的双重优点,但又不能担当一面,装备手枪,没有长矛,下马就不如长矛兵;拥有长剑,但却没有盾牌,肉搏也打不赢重步兵,但其功能却多样性,而且结合了双重兵种的特点后,可以对付重、轻步兵,对付重步兵用火枪,轻步兵就用马刀,于是,战术的改进使得骑兵的功效进一步增加,何来衰弱之说?
          手枪骑兵的出现迫使重轻步兵结合起来――比如西班牙方阵与古斯塔夫的线式战术,长矛方阵旁边都有火枪手,长矛兵给火枪手提供近距离保护,而火枪手则给予敌人远程杀伤。不过骑兵的确太强大了,其机动性永远都比行动不便的步兵强的多,战场上一旦步兵阵型发生变动,那么骑兵就可对其这一点进行攻击,一旦火枪兵与长矛兵被分开(火枪兵跑的比长矛兵快的多),那么骑兵就可以尽兴的进行攻击(火枪兵还好点,可以找地方隐蔽,而重甲的长矛兵却惨多了),所以直至很久都没有找到对付装备手枪的骑兵的办法。
          那么这么一看,所谓手枪骑兵几乎就没和火枪兵单挑的可能,要是以旋转战术与火枪手面对面的互射……哪来步兵不能对同一目标射击之说,手枪骑兵的手枪速度快,但威力和精度却差多了,马上控制不如站在地上那么舒服,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速度的优势。

          而实际上旋转战术存在的时间很短,尽管后来未消失,但是由于骑兵总是对付骑兵,那种骑兵对步兵的情况出现很少,大多数都是双方骑兵在用旋转战术互射,而后等待一方支持不住,再进行冲锋,但古斯塔夫直接改革了骑兵战术,在骑兵对骑兵的时候,用线式的冲击队型,射一轮枪后就直接冲锋,用马刀解决问题。
          这一战术也不是古斯塔夫首创,西班牙的老式长矛骑兵就曾经成功的将荷兰人的手枪骑兵杀的大败,骑兵的快速机动速度远远比当时火枪的装填速率高的多,直接冲锋使得一方还在装填的手枪骑兵们往往措不及防,到了古斯塔夫改革之后,骑兵对骑兵的战术又回到古老的相互冲击肉搏的战术上去了,当然是比较折中的,即有手枪的互射,也有马刀间的砍杀,但有点是肯定的,旋转战术也就这么成了一个配角了。

          另外什么时候是重骑兵对长矛兵………………等等等等这些问题,说起来也有点复杂,篇幅恐怕会非常长,不如去找找《骑兵盛衰史》看看吧(大概是这个名字,小隐那里应该有),当然,有空我也可以试着写写,各位多多捧场。

          #18690
          头像基路柏
          参与者

            说实话这有什么好悲哀的,骑兵也完成历史使命了,骑兵有的功能机械化部队都有,所以被替代。千百年来研究骑兵不过是希望它存在的长一些,就象现在我们琢磨怎么改进坦克一样。战争中又有什么是不败的呢?这也要悲哀的话,那可悲的实在太多了,要不要我们为长弓手默哀一下。:)
            现在玩儿国家之崛起就再用长矛火枪混编方阵,轻骑兵游走迂回的战术。游戏确实不错。(我可不是做广告):D

            #18691
            头像x.x
            参与者

              先感谢楼上的指教,这次陪那位人闲扯,自己其实也是勉强,说直接靠旋转射击可以对付火枪兵,基本上是自己想当然了。

              小隐有骑兵盛衰史吗?我以前好像没看到过的说。
              我还是不要说火器时代的骑兵了,反正没多少老本。汗。

              西方战争史确实说过,亚历山大指挥的军队,可以打败中世纪的任何一支军队。不过那恐怕是排除了国家政治背景后的结论。黑暗的中世纪由各个勾心斗角的贵族加上教皇组成,轻骑兵为什么会被重骑兵淘汰,重骑兵为什么又始终是中世纪的主角,实在是需要考虑的。

              克雷西一战,法国人拿射程不如长弓兵的热那亚弩手当前锋,虽然现在谁都知道属于白痴行为,但是当时法国人还没有认识到长弓的威力,也算可以原谅了。反正这种东西我也想不出对长弓有多少用,像后来的普林西埃会战那样扔在队伍中间,也一样派不出用场。法国人主要是太骑士道了点,他们忽视了对方的弓手,一开始就把目标放在敌方下马的骑士身上,以为只有这样的战斗才符合骑士身份(是否想多赚对方的赎身费倒不知道)。说他们纪律差也罢了,不过第一次面对长弓手,人数又是绝对多数,轻敌也是可以想象的。

              苏格兰和英格兰那场战斗么,自己昨天刚刚在回顾,hehe。那是在班诺克本,1314年的战斗,大致经过和楼上说得不差,不过罗伯特布鲁斯加上他的前辈威廉华莱士,已经被长弓打得够惨了(据说罗伯特本人之前就输了6次),现在总算开窍了。

              作为一个比较喜欢骑士的人,你要让我如何去评论法兰西之花的“愚蠢”?他们的行为是符合骑士精神的,打仗前还要下体面的邀战书,他们的行为是符合逻辑的


              在此以前法国骑兵一直是在进行这种战术,从没有被英国这样的轻步兵战术打败过,他们从小受到的是骑士精神和浪漫主义的双重熏陶,你又如何指望他们像近代骑兵一样舍弃所谓的荣誉而从背后或者侧面包抄敌人?百年战争确实是骑士的悲哀,他们过时了,但是他们自身却没有错,他们只是重复了过去的行为,只是这种行为不再适应时代了。如果从现在的角度看,他们是愚蠢的,但是如果我们也是生于那个时代的法国贵族,我们只会和骑士一样感到迷惘。无法看清时代的方向,这只是一种庸俗,而不是愚蠢。

              ps:RON我也玩过,不过现在时间少又搁一边了。里面虽然历史知识不少,但毕竟还不能当历史来玩的。想看看它对横跨2000余年的战争史概括,其实还是要吃药的。

              #18692
              头像基路柏
              参与者

                看来楼上是对骑士感兴趣,我们原来开过一个“讨论:关于骑士的价值”的帖子(就再这版)。不过后来跑题了(偶也是肇者)。:)
                骑士作为一个阶层应经没落,他们是随着战争所形成,也随着在战场上的失败而消失。作为战争赢才是关键。
                唉,随着时代进步,骑士制度已经僵化,不过骑士精神还要保持。

                #18693
                头像贫穷的学徒
                参与者

                  正好,最近在看《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大家熟悉的龙骑兵,轻骑兵,可是还有什么猎骑兵,骠骑兵,枪骑兵……

                  这些兵种只是称呼不同还是作战方式也有差异?望达人赐教。

                  #18694
                  头像h__l
                  参与者

                    我不是高手,随便说说。

                    手枪骑兵的全盛期,也是半旋转战术的黄金时代,是在17世纪。当时的欧洲骑兵主要有三大类:重骑兵Cuirassier、中型骑兵Arquebussier和轻骑兵。其中,重骑兵虽然叫Cuirassier,但他们装备的是四分之三甲,这种重型甲覆盖着骑兵膝盖以上的部位,在40米外步枪都不能轻易击穿,虽然防护面积不及全身甲,可防御力要强得多,是专门为对付火枪发展起来的。但也因为四分之三甲太过昂贵,使重骑兵的数量比较少。另一种骑兵――Arquebussier,才是主力骑兵,他们一般只穿胸甲,最多是半身甲,使用手枪、卡宾枪和长剑,他们应该是真正义意上的手枪骑兵。各种轻骑兵也使用火枪,但只是进行辅助作战。

                    再说说半旋转战术,这种战术适用于以火枪为主战武器的Cuirassier和Arquebussier,但不太适合轻骑兵,因为他们没有护甲,相对来说,在步兵火力面前生存力较低。半旋转战术主要是为了使骑兵集群能形成持续的火力,但由于骑兵的手枪和卡宾枪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小于步枪,所以并不推荐火枪骑兵正面攻击手持步枪的步兵集群,他们最好的目标是没有反击能力的长矛手。当然,火枪骑兵也不是面对步枪手就没辙了,只要能避开步枪的正面火力,从侧面进攻也能获胜。如果敌人的长矛手及时回撤保护步枪手,火枪骑兵们还是可以用半旋转战术驱散长矛手,只要引起队型混乱,躲在后面的步枪手也没办法射击了。

                    半旋转战术的消失与铠甲和重骑兵的衰落是直接相关的。虽然一般认为重骑兵的消失是因为火枪的发展,但我个人认为,以17――18世纪的盔甲技术和火枪技术,还不至于因为防御力的问题淘汰盔甲,真正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常备军制的发展使军费难以付担重甲的费用,另一方面是野战炮作用的加大对重骑兵地位的影响,防御力的问题反而退居其次了。由于没有了重甲的保护,骑兵们已经不可能和步兵拼火力了(虽然以前骑兵的火力不如步兵,但至少在与步兵正面对抗时生存的机会更高),所以骑兵的战术发展方向自然而然地转向传统的刀剑冲锋。

                    凡事都有两面性,前面我说了半旋转战术消失的客观条件,但其本身也有缺陷(没有哪种战术是完美的,这很正常),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其限制了骑兵冲锋的机会,有时让敌人钻了空子,比如17世纪早期,瑞典骑兵常常想用半旋转战术对付波兰hussar,结果让以长矛冲锋著称的hussar打得满地找牙。

                    X兄提的年代的问题,我回答一下:
                    16世纪以前(含16世纪上半叶)是长矛重骑兵VS长矛步兵;16世纪后期是长矛重骑兵VS长矛步兵+火枪兵;17世纪是火枪重骑VS长矛步兵+火枪兵;18世纪是长剑骑兵VS刺刀火枪兵,我之所以起长剑骑兵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一时期的骑兵多数已经不以火枪为主战武器了。

                    学徒兄的问题,我JC上的好友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回去问问他,这里我先简单说一下:拿破伦时代的骑兵有胸甲骑兵、龙骑兵、猎骑兵,骠骑兵,枪骑兵等,其中,胸甲骑兵是重骑兵的直系后代,龙骑兵则在各国间使用方试有差异,法国龙骑兵就很少下马作战;猎骑兵和骠骑兵很像,但骠骑兵更凶悍,能执行冲锋之类的正面作战任务,猎骑兵纪律性较好;枪骑兵多数都是来自波兰的“乌兰”枪骑兵,他们继承了hussar的优秀传统,使用一支3米的轻矛。

                    #18695
                    头像h__l
                    参与者

                      再来两张图,大家可以有个直观的印像。

                      17世纪哈布斯堡重骑兵

                      内战时期的克伦威尔铁骑军,也是一种手枪骑兵

                      17世纪哈布斯堡Arquebussier(火枪骑兵),同时装备有大型手枪和卡宾枪。

                      以上图片都出自克罗地亚画家Vuksic之手,我画的很多设定图也是以他的作品为蓝本的。

                      #18696
                      头像x.x
                      参与者

                        先小声地说一句:楼上图有RP问题,至少我这里看不见。

                        cuirassier,好像也可以翻译成胸甲骑兵的吧,cuirass就是一种不全身的盔甲,而且我一直管它叫胸甲。

                        还要问一下,龙骑兵dragoon这个词语的来历是?下次帮忙找一点详细介绍这样一个兵种的资料吧,一要扫盲,二要收藏。

                        ps:天人那次骑兵讨论,其实我也有掺一脚的,不过当时水平还够烂,自此以后才多看了点资料,算脱离文盲阶层了,hoho。

                        #18697
                        头像玖羽
                        参与者

                          @x.x wrote:

                          还要问一下,龙骑兵dragoon这个词语的来历是?

                          转的

                          龙骑兵 1630年
                            17世纪上半期,30年战争的瘟疫在欧洲肆意蹂躏,哈布斯堡王朝和心怀不满的英法之间,终于爆发全面大战,雄心勃勃的古斯塔夫二世带领瑞典踏进欧洲腹地,加尔文派和路德派的教徒在四处发难,土耳其贵族的内讧日益严重,俄国熊从波兰手中抢走了乌克兰。就在这样混乱的舞台上,龙骑兵作为新生力量开始确立自己的地位。
                            这个兵种最早出现要追溯到1552-1559年的意大利战争,法国人占领了皮特蒙德(Piedmont),为了对付随时可能在后背出现的西班牙人,当时的法军元帅de Brissac命令他的火枪手跨上马背,于是就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机动步兵。当然这种步兵只是把马用作运输工具,作战时依然徒步,正是今天机械化步兵的原型。至于龙骑兵dragoon这个词的来历,则有两种说法:较流行的一种认为,当时该兵种使用的队旗上画了一头火龙,这是从加洛林时代(或者更早拜占庭就有)开始的传统,龙骑兵由是得名;另一种认为,当时他们使用的短身管燧发枪被称为火龙,龙骑兵来自这个典故。
                            荷兰人在1606年就组建龙骑兵部队,瑞典人则在1611年,但成团建制的龙骑兵肯定是在30年战争中诞生。他们的编制和装备与步兵并无二至,须知,当时骑兵以中队为最小单位,每个中队都有旗手和号手;而龙骑兵和步兵则以连为基本单位,有各自的旗手和鼓手。每团龙骑兵有10到15个连队,每连100人;这样一个龙骑兵团比普通骑兵的编制大很多,后者的团很少超过500人。
                            17世纪上半期时,龙骑兵的装束与步行火枪手相差无几,把鞋袜换成了靴子马刺而已。依然带着帽子,因为不用进行马背上的格斗。只有军官才有手枪,士兵除了火枪之外,就只有一柄直剑护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装备中包括一把小鹤嘴锄,步行时用来钩住缰绳。奥匈帝国的龙骑兵部队直到1625年还编有骑马的长戟兵。他们使用的坐骑也矮小、廉价,比不得正式骑兵的高头良种。在训练科目中,很少有教马上射击的,更不用说冲锋突刺了。
                            唯一的例外就是古斯塔夫二世的部队,其作战使命就是为骑兵部队提供延伸的火力支援,所以瑞典龙骑兵很少下马作战。
                          见图
                          奥托曼帝国骑兵Sipahi 15-16世纪(就是西帕希)
                            在土耳其奥托曼帝国中,骑士制度也是建立在封邑的基础上。他们的骑士叫做Sipahi,从苏丹手中接过土地,附带接受的条件就是战时必须响应征召。随从、马匹和武器自备,年纪大的,可以用一定数量部下代替服役(数量取决于领地大小及土地上税收多少)。无法履行义务的领主将被剥夺封地。
                            较小的领地,年产1,000到20,000银币(当时土耳其的通用货币叫akchy)的称为timar,领主叫timargi;年产20,000到100,000银币的称为zeamete,领主叫zaim。根据收入的多寡,领主须得征募相应数量的随从。Timargi每收入3000银币,Zaim每收入5000银币,领主们就必须拥有一名手下并提供装备。这种随从被称为gebeli,大多来自战俘和死刑犯,也有领主们购买来的奴隶,这点同埃及的马姆鲁克骑兵相似。由于根据财产收入募集军队,土耳其奥托曼帝国的军力总是超过实际需要。因此,当主君死后,他的领地一部分由子孙继承,一部分则派给他的部下,这些翻身的咸鱼渐渐成为新的领主。
                            从十五世纪开始,随着土耳其人的西进,有些帝国疆域内的天主教徒也成了领主。1469年,在波斯尼亚行省(其实应该是sancak,当时帝国的行政单位),共有111名天主教的timargi;1476年,在Smederevo行省,信奉耶稣的领主比信奉安拉的还多;在十六世纪早期,黑塞哥维那行省中有3000多名天主教领主。这些数字在不断增长,偏偏这些区域都是战事频繁的火药桶。奥托曼苏丹毫不妥协,在反复的严令下,大多数领主最终皈依伊斯兰教,不愿服从者也有,带着发的战争财悄然引退。
                            这些领主组成帝国军队的中坚力量,十六世纪时,共有四万名领主登记在案。他们的作战单位叫alay,大概一千人左右;长官叫alay-bay,掌管全队的名册,在每次战斗前点名。十分之一的领主可以轮到不用出征,负责维护后方的治安并打理同伴的领地。
                            最精锐的部队当属六千人的王室部队(alti boluk),以不同颜色的三角矛旗为标志,分成六队:左右两翼贵族旗队(ulufeciyan),左右两翼外国佣兵(querba),重武器队(silathar)以及精锐中的精锐–全由领主子弟组成的sipahi oglan。
                          见图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马克西米利安款式的铠甲风行一时。受晚期文艺复兴的影响,铠甲的装饰也越加复杂,每个部件都被重彩描绘。骑兵铠甲根据不同的用途,渐渐分成三条支流:战斗用,枪术比赛用和游行阅兵用。
                            与前两者相比较,阅兵铠甲使用的甲片更薄,以便后期加工。分量减轻了,穿着也更舒适。为了装饰,可以说动用了当时所有的工艺手法:首先是雕凿,直接用尖头的工具在铠甲表面镂出图样;然后是蚀刻,用于细部加工以达到圆滑的边缘效果,当然,要保留的地方事先须涂腊;接着是浮雕,用锤子上上下下敲出凹凸错落,使花纹更有立体感。图中这具盔甲看似银黑相间,其实那种黑色是金的镀层。当时还没有电镀;为了防锈,德国的工匠发明了黄金的搪涂法goldschmeltz:
                            首先用高温融化铜锌合金(少量),并不断加入水银搅拌均匀,最后混入研细的金屑(大量)。然后把这种金属浆液浇在盔甲表面,使其顺着纹理自然流淌,等水银全部蒸发,合金就形成坚硬的镀层附在盔甲上,由于在这过程中需要不断加热,所以金色并不明显,往往呈深蓝或是黑色。最后在凸出的花纹上裱以银箔嵌上金线,并用麂皮打磨抛光,整个过程才算大功告成。
                            这种精细的工艺品是中世纪宫廷仪式上的一道亮色,也是骑士贵族化的象征。比如1560年布伦兹维克(Brunswick)大公与布兰登堡的海德薇格(Hedwig)公爵家联姻,提前两年宣布婚礼,西班牙、奥地利和德国的作坊一起开动,生产总共100套这种奢侈的铠甲,其中甚至包括了给小孩子量身定做的装具!制造这些铠甲的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师,如Jorg Sorg(1517-1564),他的作品基本全是欧洲君王的收藏,就连他当年的草稿和素描都是今天拍卖行中的珍品。
                          见图
                          克罗地亚骑兵 1630年
                            奥斯曼帝国咄咄逼人的北进在十六世纪末到达了巅峰,与神圣罗马帝国以militargr?nze相隔,这条军事上的分水岭沿着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的边境构成,维也纳的皇帝早在十五世纪就开始建立这样的外线防御。基本的思路是这样的:沿着边境分布众多坚固的城堡与支撑点,一旦土耳其人大举入侵,克罗地亚的贵族和老百姓就能依托城墙坚守,并在防守战中消耗对方的机动力量。
                            1527年,匈牙利大公斐迪南一世当选成为克罗地亚国王,他向贵族们保证,会在克罗地亚驻扎一支常备军(在此前都是民间义勇军),包括1000名骑兵和200名步兵。当时情况是这样,不断来犯的土耳其人虽然无法占领克罗地亚,但已有很大一部分边境居民被捋走成为奴隶,农田被践踏,市镇被烧毁,当地经济近乎崩溃。奥地利皇帝则让逃亡来的塞尔维亚人、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瓦拉几亚人定居在这些边境省份,于是这些民族自发建立了类似义务兵役的动员体制,从18岁到60岁的男子都要接受军事训练。作为回报,他们得到居留权,得到房屋和土地,以及免交赋税的待遇。他们参加的队伍有两种,一种叫Vojna Krajina,即边境守备队,是常规部队;另一种就是民兵。
                            守备队大多由克罗地亚人组成,骑兵则由大量的外国人和克罗地亚贵族组成。尽管常年争夺与拉锯使这片土地贫瘠不堪,面积也减小不少,克罗地亚还是成了一个巨大的要塞。所有平民都被武装起来,频繁的战事让农民们学会了突袭和伏击,还建立了对维也纳的绝对忠诚。渐渐的,这个地区所有百姓,不管祖先来自何处,都被称为Croat,即克罗地亚人,德语中的Croaten。
                            凡是奥地利在欧洲参加的战争中,都能看到克罗地亚人的身影。三十年战争中他们充当雇佣兵,大约有一万名左右骑兵装备火枪为皇帝效力。后来克罗地亚骑兵就成了哈布斯堡军队中轻骑兵的代名词,此时来源已经驳杂很多,塞尔维亚人,匈牙利人,甚至波兰人都加入进来。1638年的时候,总共有19个“克罗地亚骑兵营”,人数在25000-30000。
                            这种骑兵以快速迅捷、勇猛果断著称,常参加一些地下活动,如侦察偷袭破坏敌后补给线,所以在西欧军队的说法中,克罗地亚人也有掠夺者的恶名。1635年,路易八世也建立了几个克罗地亚营――the Royal Cravats,皇家旗队。
                          见图
                          英国保皇党骑兵 1642年
                            英国内战爆发的原因,主要源于王室与中产阶级的严重对立,更具体说,就是君主地位与议会权力之前的矛盾。查理一世需要更多的赋税,而议会不加批准,于是冲突逐渐升级,当然此外还有外交和宗教政策上的种种对立。
                            为了保卫他”神赋的君权”,1642年8月查理一世在诺丁汉召集他的军队,他的外甥,莱茵的鲁普特亲王(Prince Rupert of Rhine 1619-1682)来到英国,带着八个骑兵连,总共五百人。于是他被任命为骑兵的总指挥官。早在1618年,三十年战争在大陆肆虐的时候,古斯塔夫二世的骑兵战术运用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为各国所接受和效仿。鲁普特曾经在瑞典军队中服过役,于是把这些实用的技巧带到英国。
                            第一次战斗发生在1642年9月23日,在波维克桥(Powick),鲁普特凭这点兵力击溃了埃塞克斯公爵的前卫部队,共计骑兵8个连,龙骑兵10个连,杀伤150余人。(似乎小打小闹……注意:当时虽然都用连作单位,但称呼是不同的,骑兵连称为troop,龙骑兵则用步兵连的叫法company)。这些保皇党的骑兵使用瑞典人的作战方式,但素质跟国会军一样低下。一旦接战就自行其是,根本不理睬指挥官的号令,追击的时候总是拈轻怕重,追着人家的辎重队穷追猛打。这种恶行终于在1945年的纳斯比会战中遭了报应,鲁普特的骑兵过早脱离战场,断送了查理一世以后的声名。
                            保皇党的骑兵大多由英国贵族组成,就个人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军事素质的(相较国会军而言)。埃吉山的战斗以王军的小胜告终,从而打开了通往伦敦的道路,举国震惊。当时克伦威尔写信给约翰・汉普顿上校说:”你的部队都是些残兵败卒,而敌人的部队都是绅士出身的青年人。你想这些卑微的人在精神上敢向那些具有荣誉、勇气和决心的绅士们挑战么?”
                            王军的骑兵全是轻骑兵,装备与大陆的标准相符。基本武器是一柄直剑(tuck),不少人还带一把细细的长剑(rapier,当时他们使用的款式叫做Pappenheimer,可能是纪念在吕岑战死的帕本海姆元帅)。两支手枪插在马鞍旁的抢套里,有燧发枪也有轮机枪。浅黄色的皮外套是标准穿着,外加一件胸甲,软帽下面有铁箍的护头,腰带红色或者玫瑰色。
                            每个骑兵团有六到八个连,总共三百人左右。依照标准的话应该有五百人,实际上只有少数精锐部队达到满员,比方说福斯伯爵和莫里斯亲王的卫队。
                          见图
                          瑞典骑兵 1632年
                            三十年战争开始于1618年,以“掷出窗外事件”为标志(皇帝的钦差被捷克新教徒扔出窗口)。斐迪南二世与天主教同盟在开始阶段节节胜利,1629年,丹麦都被打败。哈布斯堡王朝开始在波罗的海南岸建立海军,这严重影响到瑞典的优势地位,在英法的一再劝说下,北方雄狮参战。1630年,伟大的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as Adolphus)率领15000人的瑞典部队在波美拉尼亚(Pomerania)登陆,两年时间内横扫德境未逢敌手。天主教的垄断被打破了,日尔曼也脱离了奥地利的控制,这样的战功连拿破仑都为之心折。并且,这位国王拥有每个军人都羡慕的归宿。1632年当他在吕岑战死后,他的部队狂热报仇,赢得了会战的胜利,那时候已经有十五万人在瑞典的旗帜下战斗!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道:“古斯塔夫是天生的军事领袖,他对军队的合成、调度和系统运用能力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撇开战略层次,他在组织和战术领域显然更加出色。”瑞典的军事改革深入彻底: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训练有素的常备军;压缩部队编制,把步兵团从2000~3000人减至 1300~1400人;改进武器装备,部队装备先进的轻型铁炮和火枪,并建立团属炮兵;改行新的军需供给制。早在1617-1629年对波兰的战争中,这种体制就表现出极大优点,成了后世欧洲军队的模本。
                            当时的欧洲共有四种典型的骑兵,最重型的是穿四分之三甲的胸甲骑兵,古斯塔夫认为,相较其表现来说,这种骑兵太过昂贵;轻骑兵在与火器的对抗中已显得力不从心;火绳枪骑兵主要为胸甲骑兵提供火力掩护,数量较少不能独当一面,价格也较高;倒是龙骑兵,古斯塔夫认为这种骑马的步兵有更大的潜力。
                            于是瑞典骑兵部队就两种骑兵组成:龙骑兵取代了火绳枪骑兵,提供延伸的火力掩护;轻骑兵则成为突击的主力,装备剑和手枪。当然也有少数的瑞典贵族穿着胸甲,但不足以引起整支部队的面貌。
                            这样,瑞典骑兵就是所谓的中型骑兵,他们穿简单的胸甲,戴一顶壶盔。装备两把手枪,使用的直剑也比别国的长。他们冲锋时规定用佩剑,第一列的骑兵才允许使用火器,最后一列骑兵作为预备队。每个骑兵营由8个连组成,每连125人。实际上,每个营总是从4个连到8个连不等。
                            瑞典骑兵部队中最好的士兵来自芬兰,被称为Hakkapelis,这个名词来自他们在战斗时的呼号(大笑),意思就是”把他们剁成排骨!”
                          见图
                          帝国胸甲骑兵 1630年
                            长达41年的战争结束了,西班牙与荷兰终于在1609年达成脆弱的和平。相当一部分荷兰的富裕省份如尼德兰从此获得了独立,荷兰人在战争中成长起来。为了对抗当时欧洲最强大的西班牙方阵,荷兰人在摩利士将军(Maurice of Nassau)的领导下,加速完成骑兵部队的改建。为数1200人的11个支队全部换装热兵器,8个支队使用手枪,3个支队使用火绳枪,重甲骑兵甚至放弃了长矛。这种革新在1597年的Turnhout战役中取得了回报,依然使用骑枪和长戟的西班牙人被打得溃不成军。
                            当时的中欧,从荷兰到波兰之间的广袤疆土中,散布着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众多半独立联邦,一直以来听命于维也纳的君王,史称神圣罗马帝国。嫡系的士兵为了与地方部队相区别,在腰部或肩上披一条鲜红的绶带,在头盔或帽子上插一段橡树枝。他们骄傲的自称Imperialists,帝国军。
                            注意到荷兰邻居的巨大成就,帝国胸甲骑兵也放弃了笨重的长矛,代之以两把手枪。此时的火器更轻巧更可靠,步兵编制也发生变化,一半装备火绳枪,另一半装备六米长的枪戟,用来对付骑兵冲击。
                            日尔曼人的装甲技术始终走在全欧洲前面,此时的铠甲去除了多余装饰的部分,重点加强胸、背和头部的防护,由于冶炼技术的进步,总体重量反而有所增加。现存最重的铠甲收藏于奥地利,足有42公斤。这些盔甲表面不再修饰,也不像过去那样要求密不透风,因为最大的威胁已不再是近身的刀剑,而是日益精确的火枪。
                            这些胸甲骑兵在三十年战争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古斯塔夫二世太过强大,他的光芒使同时代的名将们黯然失色。帝国军最有名的元帅当属帕本海姆(Gottfried Pappenhaim 1594-1632)和华伦斯坦(Albrecht Wallenstein 1583-1634),他们虽然在吕岑会战败北,但并不是种耻辱。帕本海姆往往将一千人的骑兵分成十列,缩小突击正面,力求达到更持久的突破效果;而华伦斯坦则把千人的骑兵排成六行,放在队伍最前面加强首次突击的力度,这种做法更为成功。


                          其实Dragoon这种兵种的原型亚历山大就曾经使用过的说

                          以上。

                          #18698
                          头像h__l
                          参与者

                            奇怪,我这里看得到。要不X兄直接到我在JC的帖子里看吧。这里http://jczsbbs.sina.com.cn/cgi-bin/view.cgi?gid=5&fid=34&thread=4614&date=20020805图在第35、36页。

                            cuirassier常翻译成胸甲骑兵,但直到18世纪cuirassier才真正指胸甲骑兵,它的本意是指半身甲,即拥有腰部以上防护的铠甲。在17世纪,cuirassier几乎就是指穿四分之三甲的重骑兵,比如帕本海姆的cuirassier,可不要以为他们和拿破伦的胸甲骑兵一样,帕本海姆的cuirassier全是穿四分之三甲的重骑兵,防护力比胸甲骑兵好得多。所以,在提到17世纪的cuirassier时,我总是译成重骑兵,而不是胸甲骑兵。

                            #18699
                            头像红玉狐狸
                            参与者

                              是在讨论骑士(阶级)还是讨论骑兵(兵种)?

                              两个概念经常混在一起谈的,虽然根本是两码事。

                              #18700

                              顺带提一句,胡司战争中的那个战术在我国古代也有地。
                              汉代卫青,“以武刚车,自环为营”破了匈奴骑兵,
                              晋的马隆击树机能时,宋代李纲抗金时,都曾以车破骑。
                              火器出现后,自1447年(正统十二年)朱冕创议用“火车备战”,
                              明代九边先后装备过十四种战车。

                              #18701
                              头像法力路
                              参与者

                                @冰姑娘的洛狄 wrote:

                                顺带提一句,胡司战争中的那个战术在我国古代也有地。
                                汉代卫青,“以武刚车,自环为营”破了匈奴骑兵,
                                晋的马隆击树机能时,宋代李纲抗金时,都曾以车破骑。
                                火器出现后,自1447年(正统十二年)朱冕创议用“火车备战”,
                                明代九边先后装备过十四种战车。

                                中国古代战车图集
                                http://www.51land.com/bbs/topicdisplay.asp?boardid=5456&topicid=155833&page=2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6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