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设定 传说殿堂 图片幻彩 翻译作品 奇幻资料 关于我们 天人论坛 议事大厅  

天人之境>传说殿堂>相关评论>【书评】伊莎贝尔(Ysabel)


【书评】伊莎贝尔(Ysabel)

子夜

最近读了盖伊·凯佛列·凯伊的《伊莎贝尔(Ysabel)》,说句实话,以凯伊一贯的风格来说,《伊莎贝尔》实在太特别了。我这么说并不是夸大其词,这本书是凯伊第一次把他的故事的主舞台设在现代,并且在人物的形象、写作的手法、语言的运用上都与他的前作有显著的区别。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好几次合上书本去确认我确实是在阅读凯伊的作品。因为我对这本书的风格感觉很迷惑,我也一度试图说服自己这只是凯伊挑战新的写作风格的结果,就好像许多其他的作家曾做过的那样。合理的理由,却不足以消除我的困惑(或者说我的顽固)。当然我也不是说我讨厌这本书,准确的说来,是我感觉凯伊的个人风格并没有完全消失,但表现得完全不同。如果这是凯伊想改变自我风格,我希望我多少能够理解这是怎样的一个改变。

因此,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立刻上网 google(正如书中的凯特所说:“google是你的朋友”)。最终,我找到盖伊的一篇“告读者书”。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这并不是(与过去的主题)告别。这只是换个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我一直以来探索的那些问题……我曾带着我的读者去过许多不同的时代: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中世纪的法国、伊斯兰统治下的西班牙、拜赞庭、维京人寒冷的北欧,以及威尔士与远古的英国……这一次,在《伊莎贝尔》的书中,我想做个改变,我要把过去带回现在。”读完这段话,立刻就出现在我脑海里的是凯伊最初的那套作品,《伊莎贝尔》几乎就是“费奥纳瓦织锦三部曲”逆操作——现代人去到古代(好吧,是穿越到异世界)VS 古代的故事来到现代。换句话来说,凯伊以前的作品都是在讲述着“这个时代的故事”,而《伊莎贝尔》则是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尽管形式和着眼点有所改变,但《伊莎贝尔》展露给我们的是凯伊的另一面,而不是另一个凯伊。

凯伊这次选择了都市奇幻作为新作的形式,但是,仅仅只是形式而已。作为一个自称的都市奇幻迷,我认为都市奇幻有个明显的共性:“虽是发生在现代,故事的时代感却很薄弱”。比如说,哪怕作者明确的说明故事发生在2000年,但却有种即使把这故事移植到在1990年、甚至1890年也不奇怪的感觉。都市奇幻常常暗示:魔法存在于过去、存在于现在,也存在于将来。换句话说,最重要的是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相反的,在《伊莎贝尔》中,凯伊对时代背景的描写(无论是对过去还是现代)毫不忌讳,甚至刻意地强调。

在故事最开始,主角(奈德·麦瑞纳尔)就给读者留下了个很明确的第一印象:跟着著名的摄影师父亲到法国摄影的十来岁的男孩,很高兴可以因此不用上学,他说起话来有些油腔滑调,满不在乎的在圣救世主大教堂里用iPod shuffle听摇滚乐。再寻常不过的现代男孩。而随着这个对历史和魔法都所知甚少的男孩与一个神秘男子的相遇,我们走进了一个远古的魔法世界。和描写现代社会时对时代感的强调一样,凯伊对历史的描写也不含糊。不同于以往的架空历史,这次他直接将真实的历史带入故事,并将其作为《伊莎贝尔》隐藏的第二条线索。虽然就广度而言,这次的历史背景并不宽阔,主要涉及到的只是普罗汪斯的历史,但其深度却是以往所没有的。凯伊把丰富的历史层次、人物的感情与命运和魔法紧扣在一起,讲述了一个从凯尔特人与希腊人第一次接触开始,连绵2500年的漫长故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所使用的视点。如果是熟悉凯伊以前的作品的读者都知道,凯伊喜欢使用复数的视点人物来展开故事,而这次整个故事几乎都是跟着奈德进行,只有很少的几次为了补充背景信息而使用了菲兰和伊莎贝尔的视点。这使整个故事变得更容易理解,再加上总体的情节也比较单纯,这本书无疑是凯伊所有作品中最好读的一本。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本书就枯燥或者没有嚼头了。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点上,凯伊做得很成功,他让角色不停地动作。虽然从后来看,整个故事的进展称不上快速,但当阅读的同时,却不会有迟缓的感觉。

最后,让我在尽可能不剧透的前提下说说故事的结局。很容易就可以想像得到,奈德会成为为这场千年爱恨交加的故事画下句点的关键人物,但我完全没有料到凯伊会用这么完满的方式达成这个结果。感觉就像是凯伊将所有的谜题和所有的线索一点一点细细地散布在整本书中,然后仅仅一句话就聚集起所有的线索,揭开了所有的谜题。总之,我觉得这是很值得一读的书,不管有没有读过凯伊以前作品的、喜不喜欢凯伊以前作品的读者,我都建议去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