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乌雷诺斯 » 10-25-2006 02:53 PM
文言文才是“本土的语感”?
不……不……文言文的产生实际上只是为了便于刻在“简”上而已,后来也同样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演化出多种风格。
即便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不是一味保持“文言文”这个东东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水浒》的古代白话,实际上就是经过一定加工的白话文。
白话文本身是一种非常契入生活的表达方式,一句“吃了吗您哪”或许没什么文学价值,却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老北京形象,没有一点的矫揉造作。所以,它的发展,理所应当是要随着人们日常语言习惯的变化而自发调整。
对于“白话文不是真正本土文字”的说法,我实在觉得莫名其妙,难道说我们平常交谈也是在学老外么?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区别,无非就是“忠实记录”、“少量加工”或“深度加工”的区别而已,一扯上“文学”就非要掰点历史渊源出来?
或许我不是搞文学的,不了解文学工作者的想法吧,毕竟哪个行业都希望把自己的领域搞的复杂深奥一点的……
但是我就觉得吧……“文学”这玩意儿要是离了说“白话”的老百姓,它就P都不是。
史莱姆是乌云大神的儿女。
他为了保护我们,会把残暴的太阳恶魔吞吃得一干二净。